罗源飞仙岩—迷失在万花丛中(50帧)图文:蔡闽建

标签:
罗源飞仙岩罗源下洋村飞仙岩在那儿蔡闽建铁马走遍福建 |
分类: 罗源户外线路、旅游 |
飞仙岩位于福州市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上洋村,海拔1100余米。2015年4月12日,20多人一辆中巴车,从福州启程,直奔飞仙岩。(乡村公路狭窄,大巴无法进入,中巴车可直达上洋村)。
路遇一山民,挑着一担刚从山里收获的鲜笋下山,众驴们顿时大为激动,问道:老人家,竹笋卖吗?
答:留着自家吃,不卖。
美女驴友不甘心,再问:能送二根给我吗?
答:拿去吧!
山里人就是这么纯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纯朴已经成为一种另类的奢侈品。
看似紫色的杜鹃花,早上还是白色,经日光的照耀后成了悦目的紫色。
飞仙岩远眺。虽说飞仙岩的海拔超过1000米,除去登山走过的海拔高度,从岩下登顶不超过300米,半小时就能搞定。
阳光照耀下的飞仙岩,青灰色,光滑的石面充满着细腻的质感,一股清泉飞泻而下,泉下一丛杜鹃犹如一盆炭火般默默地燃烧。
(上图)经过这条小溪,飞仙岩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下图)小路在此分为左右二条。向右直达飞仙岩下的飞仙岩寺。寺庙旁有小路沿飞仙岩下方石壁、向左可直接登顶。我们从此处沿左向小路绕至山后,从东北坡登顶,然后沿小路下山,直达飞仙岩寺。
从小路分岔口处步行约半小时,终于到了山腰处,视野豁然开朗。向下看群山连绵,沟壑万千。向上看,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似熊熊燃烧的烈火,映红了半边天。突然呈现的美景,惊得咱驴友们不停地揉眼睛:没有看错,这就是飞仙岩的映山红,艳丽如火,直达山顶。
东北坡山腰上的植被茂密,争空间、争阳光,杜鹃花枝干似乔木般粗壮高大。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高大乔木减少,杜鹃花回归呈典型的灌木,丛生于山体之上。
山体陡峭,草深林密,真正人迹罕至之处,队伍到此已寸步难行。以为是景区,领队出发时没带砍刀、绳索,此时已无心前进,招呼大家后撤,但几乎无人响应。美景当前,怎容轻易错过,谁都不愿意后撤。俺拎着相机,更是一马当先,拿出当年采药练就的看家本领,左冲右突,终于找了个草木略稀的地方首先上攻。大伙儿见状,稀里哗啦全都跟了上来。走没多久,就看到一条兽道,沿着动物拱出的小路,挤过茂密的灌木丛,直达山顶。于是,有了后面这些难得一见的风光照片。
山顶唯一的建筑,标牌提示“防汛设备”,气象台?微波基站?不得而知。
与俺一起,从东北坡攻陷山头、分享美景的十位驴友,一张合影,留下了此生最美好的记忆。
脚下就是飞仙岩,原本想从南坡下山,怎奈山体陡峭,地形不熟,为安全起见,坚决后撤,很快就找到了直达山下飞仙岩寺的古道顺利下山。
(上图)飞仙岩寺的地面建筑,(下图)巨大的的岩石下有一个洞厅,供奉着佛像。地穴下才是飞仙岩寺原址。
驴友们在和尚居住的小屋前休息。
寺院开荒种地,自给自足。熊哥、凡人做好事,奋力刨出这棵树根。
回程中拍到的景色。被草木吞噬的建筑不知是废弃的古宅还是坟墓。
飞仙岩,东北坡为清一色的大红杜鹃,南坡到山下零散分布白色杜鹃,与大红色杜鹃相互辉映。
后记:罗源飞仙岩景色非常艳丽,东北坡几乎没有人迹,山高坡陡,植被茂密,登顶有一定的难度。从南坡下飞仙岩寺前小路登顶,虽方便快捷,却因山体角度关系,如无人指点,肯定会错过东北坡映山红的景色。
罗源飞仙岩跟随福州一家人户外俱乐部领队:龙笑天、熊哥及20余位驴友一路同行,顺利登顶并走完全程,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