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之行(一)
(2008-12-02 13:18:51)
标签:
杂谈 |
第一次去亲身经历海南。之所以说亲身,是以前老听去了回来的人描述,还有经常看旅游卫视,对大海、椰子树、度假酒店、游泳池、温泉鱼疗什么的仿佛通通都已神游过。这次去,仿佛是要去见一个未曾谋面但是已经聊了很久的网上认识的朋友一般,完全没有陌生感,也就没什么好奇,甚至带着相见不如怀念怕见光死的担心。
早上,处心积虑地按三亚的温度配置好衣服,在外面套上去哈尔滨时穿的羽绒服,出发了。在机场现场金蝉脱壳,把老公和羽绒服扔在北京,我去也!
到了三亚,入住三亚凯莱度假酒店。原来在电视里看见的画面便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晕:我刚想放几张照片上来,发现相机里的照片竟不翼而飞,再也找不出来了。懊恼了一会儿,迅速找到宽慰自己的方法:想当初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统统没什么画面视频一样流传至今,用文字一样可以记录这次旅程。当然我的文字不跟上述文学作品相比,比也是白比。)
(我现在的感觉好像是本来准备的行头要唱戏的,突然行头丢了,改说书了。呵呵。)
房间面朝大海。跟海之间隔了一片游泳池和一个沙滩。当然中间点缀着椰子树和其他热带植物,还有躺椅秋千。坐在阳台上观景?我想我老公要是在的话可能会这么选择:半躺在椅子上,抽着中南海喝着可乐,沐浴着小风和阳光,眼神涣散半梦半醒,可能就是他认为的人间仙境了,当然晚饭一定要有土豆丝。但我是我。我一定要扑进那片醉人的蓝色里去,让海浪冲刷、让太阳亲吻,在沙滩上吃烤海鲜、喝含酒精的冰镇饮料,当然,要穿上漂亮的泳衣,做好防晒的细致的准备,这才是我的天堂。所以我想即使我们以后一起进天堂,可能也不会分在一个村。
结束遐想,换上泳衣,到了海滩上。当天升黄旗,表示有风浪。那也挡不住咱。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比较残酷。海水刚没过脚面,就忍不住一机灵:我们来晚了,海水已经冰凉。再也鼓不起勇气下去了。与之相应,阳光也不是热辣的,用麻辣香锅的评级,属于微辣,这倒是我的口味。于是在沙滩上挖个坑,躺下,小睡了一会儿。边上的沙滩吧飘过来阵阵烤虾的香味,我想实现我下一个梦想的时间到了。过去一看菜单,好家伙,25一只,加15%服务费。我很果断地放弃了这个梦想。至于含酒精的冰镇饮料,我想还是回北京继续喝我的“蓝色夏威夷”吧。
晚饭去了亚龙湾一个镇子上的海鲜排挡。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一条鲑鱼从被捞起来到被人几棍子打死到浑身覆盖着庄严的红绿青椒葱花被端上桌的全过程,可惜照片丢了。愿它的灵魂安息。
晚上跟同事打拖拉机,凭着几年来不断的练习所掌握的炒地皮的一些实战经验,大获全胜,赢钱100块。没给培养我的组织丢脸。
欲知后事如何,如果明天有空就明天分解,明天没空就等哪天有空了再分解。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