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
感受报国诗词特点
了解报国诗词的特点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封建社会尤其是唐代,在暂时的社会稳定后,一些统治者们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不仅耗空国库,政局不稳,同时也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一些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对此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对广大百姓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例9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①,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②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③。
注:①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简析:作者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间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从千年以前,万里以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结尾一句声调高昂,气势雄浑,统摄全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喋血沙场土兵的不幸遭遇和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情。作者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可谓"平中见奇,常字见新",表达感情含蓄委婉。
例10
陇西行①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②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③,犹是春闺④梦里人。
注:①陇西:泛指今甘肃,宁夏以西地区。《陇西行》,乐府旧词,这类诗题多描写边塞战争。②貂锦:锦之貂裘,是汉代羽林军的军装,此处借指精锐部队。③无定河:源出内蒙古自治区,流经陕西榆林,米脂到清涧入黄河。④春闺:女子的闺房,诗中指闺中的女子。
简析:首句简练概括地描述了将士出征前群情激昂,誓死消灭匈奴的场面。但"五千貂锦丧胡尘"与首句一扬一抑,使读者对这五千壮士的殉难倍加痛惜。"可怜"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犹是"句虚写亲人的思念。"河边骨"与"梦里人"对比鲜明,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诗写汉代的战争,实是以汉喻唐,描写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发动连年战争的指责和对无辜百姓的深切同情。
特点:虚实结合,对比鲜明,巧用借代,显得婉曲蕴藉。
例11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声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①。
注:①辽西:诗中指主人公的丈夫戍守的边疆。
简析:这首思妇诗,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连年战争给广大妇女带来的痛苦,写得很有情趣。把平时喜爱的黄莺儿赶走,不要让它在枝上啼叫,免得把美梦惊断,使她梦不到出征辽西的丈夫。诗歌明白如话又委婉曲折,寓深沉的痛苦于闲适平淡当中,言又尽而意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