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2017-12-19 21:18:56)
分类: 梅氏精英

《魅力中国城》·十堰第3轮竞演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

让人泪奔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1215日晚,十堰参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竞演,在城市记忆现场,不仅有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和亲历者,更有十堰籍作家梅洁见证了家乡人民的奉献,并且搜集了点点滴滴的故事,记录下这段城市的记忆。

    在现场,梅洁和大家分享了几个移民故事,一位老人移民到数百公里之外仍然每天去汉江边驻足、一批移民在即将离开之时深情地向那片土地呼喊再见……这样的故事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也感受着十堰移民的那种奉献。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梅洁语录】

这是一座城市无与伦比的记忆。

沉没的是土地、房屋、家园,永远不会沉没的是以从江底打捞上来的乡愁、乡思和乡情。沉没是这座城市的宿命,而永远无法沉没的是来自无数心灵从江底打捞上来的绝唱。

《魅力中国城》决赛中,“城市记忆”的竞演以十分感人的表演和讲述,再现了这种感天动地的人类记忆,赢得了这轮竞演第一名,观众投票达436分,远远高出其他两市。我作为参与者,在分数出来的瞬间,与在场的故乡人一起欢呼、泪奔……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梅洁长篇纪实文学《汉水大移民》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导语

    本书是十堰籍作家梅洁的长篇纪实文学《汉水大移民》! 
    1993
年,梅洁以作品《山苍苍,水茫茫》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以文学方式撰写中国水利移民第一人。2007年,她完成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史诗性巨著《大江北去》。2012年,她又创作《汉水大移民》。至此,她用20年时间,完成中国南水北调移民三部曲。《汉水大移民》分上、下两部十四章,共90余万字,由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序。该书记述了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十堰市、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和武当山特区18万移民搬迁的壮举,讴歌了几十万移民干部的艰辛与付出,反映了十几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内容提要

    湖北是一个移民大省。从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工建设,到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两期工程建设,湖北共移民47万多人;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三峡大移民,湖北又有26万移民搬迁;从2009年开始,湖北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程,截至目前,18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包括中央直属水库、清江流域水电工程和地方水电工程在内的移民达到300多万人。
    
与前两次大移民相比,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时间更紧,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值得欣慰的是,湖北人在顺利完成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创造和形成了宝贵的移民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在移民工作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值得总结,值得书写,值得弘扬。在我们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伟大征程中,这种精神更加弥足珍贵。
    
每一种精神的传承都需要一个载体,十堰籍作家梅洁的长篇纪实文学《汉水大移民》便是传承新时期湖北移民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湖北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而言,它的问世极具史诗意义。
    
希望通过这部《汉水大移民》,让更多的人了解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这一幕幕动人景象,让更多的人见证湖北移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让更多的人把湖北移民精神发扬光大,传之久远!

 

著名作家梅洁倾诉十堰移民的故事让人泪奔

作者简介

    梅洁,湖北郧阳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北作家协会散文艺术委员会主任。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出版、发表《爱的履历》《生存的悖论》《一只苹果的忧伤》《大江北去》等诗歌、散文、中长篇纪实文学13部集、350余万字。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1)、首届全国徐迟报告文学奖”(2002)、首届全国冰心散文奖”(2002)、第五届《十月》文学奖”(1995)、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2001)50余种奖项。

 

后记·为了不再忘却的纪念·1

    湖北省移民局彭承波先生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建设者的汗水,移民工作者的苦水,移民的泪水和逝者的血水共同铸就的一座无言的丰碑。
    
这是一个把理想与信念、忠诚与责任全部交付给“2010—2011汉水大移民的指挥者也是战士的人发出的肺腑真言。在我写下《汉水大移民》的最后一个字时,我已分明看到这座丰碑的高度:它耸立在万里云天里,也巍峨在历史庄严的仰望里。它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始于2010年的汉水大移民,秦巴山下,18万人迁徙的风与雨,数万移民工作者的艰辛与困苦;江汉平原,几十万建设者的生死鏖战,超越生命极限的坚韧与背负……2011年的冬季,在我完成对此的最后书写时,我仿佛依然能够听见从那场战役里传来的枪声、炮声。没有硝烟,但却炮火连天;没有硝烟,但生命却在浴血、呐喊;没有硝烟,但几十万人、几百万里的大搬迁,波澜壮阔、星月同黯……
    
不能忘记那位被担架抬上移民车的老爹爹告别的眼泪……
    
不能忘记那位病重的大姐坚持到达新家后才安然闭上双眼……
    
不能忘记出生六天的婴儿和刀口还在渗血的母亲一起迁徙……
    
不能忘记留在舒家沟断墙上的没有署名的诗歌……
    
不能忘记把老家的一串钥匙埋进父亲的坟里而后含泪离去的儿女……
    
不能忘记一路为病重老人擦屎端尿的医生……
    
不能忘记为了一江清水北上而为移民亡亲下跪的移民干部……
    
不能忘记为了一江清水北送而倒下、而累死的年轻生命……
    
不能忘记最后一个村庄告别时的惆怅与疼痛……
    
甚至,不能忘记那些宁死也守在主人家废墟上的一只只忠犬……
    
不能忘记江陵迟到的困苦……
    
不能忘记潜江、银莲湖的无奈与奋战……
    
不能忘记宜城、团风的壮烈拼搏……
    
不能忘记数万人奔赴襄阳、天门的大迁徙情景……
    
甚至不能忘记2010年春天恼人的雨雪、夏日酷暑的肆虐……
    
所有的泪水、苦水、汗水、血水在大地上融合、泅染,最终在蓝天下绽开出一朵牺牲与奉献之花——它瑰丽无比,它重若千钧,它灿然天宇,但它缄默无语……
    
一个宏大的水利工程,一个援救北中国水危机的重大水务事件,一个十几万、几十万人为之奋斗、流泪、流血的日子,不能在沧海桑田中被湮没,不能在历史长河中被消弭。
    
也许是为了这太多的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和汉水之滨的一群儿女相约,顽强地书写;也许是为此,我们把真情和使命一并交付给了这不容亵渎的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