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显劲节、梅老正精神——初始梅德愚先生

分类: 梅氏精英 |
德高显劲节、梅老正精神
——初始梅德愚先生

因为因明学义理深奥,加之文字句词识之艰辛,故历来研究者都很少。前人亦说:“兹土因明,绝响已久,义理严密,求索匪易。”近代熊十力先生后,治因明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先生积一生之学养,晚来耗十年之心血,志在为后人开一方便法门,将《因明大疏》用现代汉语校译注释,几易其稿,现终于杀青。可称功德无量。
又及:
梅师平生淡泊,置名利於度外。晚岁感《因明》几成绝学,受任师殷殷所嘱。举毕生之学养,历十数之寒暑,搜幽探微,所集足可充栋;伏案笔耕,其中甘苦唯先生知耳。尤为甚者,时下市场经济,出版几经曲折。好在今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学生为师高兴,为《因明》之学脉不绝而庆。
因明是印度佛教的逻辑学说,兼有辩论术和认识论内容。因明有新古之分。新因明为印度陈那论师创建,唐代玄奘法师所传为陈那新因明;西藏所传则是后起的法称因明。“因明入正理论》由陈那弟子商羯罗主撰写,是研习陈那新因明的入门书。此论的注疏最有名的是玄奘弟子窥基撰写的《因明入正理论疏》,后世尊称为《因明大疏》。它集唐疏之精华,提纲挈领,阐发幽微,代表了唐代因明研究的最高成就。
上世纪七六年初,春风料峭之时,我在偏僻山区里的一个学校:秦皇岛煤炭学校的一间灯光昏黄的、地板吱吱作响的,用来作招待所的房间里,认识了梅先生。房间里有两个人,他讲着老子、庄子;康德、尼采…我听着,那年我三十(爱人正在该校读书。)
也是那年,我因地震受重伤,转院到了东北沈阳。与家人失去联系。便托先生代为打听。先生将一切处理好后,将情况写信详细告诉我,并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十元寄给我,让我买烟吸(先生不嗜姻酒)。
……
本世纪这些年,先生协助恩师任继愈先生审读《佛教大辞典》与大藏经注释之余,致力于因明学的研究。
下午,我就按吩咐在办公室坐班。曾老师说,会有新老师来报到。
两节课下课铃声响过,外边楼道里开始多了人声,大概是上课的老师回来了。
来人似乎才发现我,抬头看我,嘴里说:“啊,你好,你好!哪里来?”
我说煤师院,他也跟着重复煤师院、煤师院,边重复边一手抓过桌上的报纸,把眼镜摘下来,急急地浏览,眼睛在报纸上看定后,脸上才放松下来,带着些笑意,答道:“我姓梅,你贵姓?”
我一动,问:“您是梅老师,我听他们介绍了,我免贵姓王。”
梅老师一听,抬头看我一眼,又微微地笑着,:“姓梅,梅德愚,梅花的梅,道德的德,愚蠢的愚。你哪几个字?”
我答了自己的名字。梅老师一边点头,一边微笑,一边把我的名字在报纸上有手划着笔画,一边在嘴里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