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1月29日市场评论以及操作建议]

(2015-01-29 11:43:59)
标签:

崔荣

mdf金融集团

漫富外汇平台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昨日行情回顾:

股市:

周三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下跌。

汇市:

周三美元指数出现反弹。非美货币的话,除了日元上涨以外,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英镑、澳元、加元、瑞郎均兑美元下跌。其中美元兑加元再创新高,最高为1.2536

大宗商品:

周三伦敦金、伦敦银、美原油、伦敦铜等大宗商品全线下跌。

 

基本面分析:

周三08:30公布的澳大利亚第四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1.7%,市场预期为+1.8%,前值为+2.3%。糟糕的通胀数据意味着澳洲联储未来有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的可能。

周四凌晨03:00美联储公布了利率决议。利率声明中有几大看点。首先,对于就业市场的看法。在上一次的声明中美联储使用的措辞是就业稳步增长,而这一次使用的措辞是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改善,就业岗位强劲增长,失业率降低。属于鹰派。其次,对于通胀的看法。在上一次的声明中美联储使用的措辞是通胀已进一步有所下降,而这一次使用的措辞是通胀在最近几个月已大幅下降。属于鸽派。最后,评估内容。在上一次的声明中美联储使用的措辞是评估将考虑就业市场、通胀、金融形势发展方面的数据,而这一次使用的措辞是评估将考虑就业市场、通胀、金融和国际形势发展方面的数据。新增“国际形势发展”,这等于美联储留了一条后路。因为毕竟在全球主要央行竞相实施印钞政策的环境下,美联储单独加息的话具有一定的风险。整体而言,美联储的利率声明属于中性,但是当美联储的利率声明公布后,美元指数出现了反弹的走势,而且反弹幅度最多有60个点。当然这只是市场的第一反应。也许等市场冷静之后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解读。

周四凌晨04:00新西兰联储公布了利率决议。尽管新西兰联储如期维持原先的利率不变,而且也表态在短期内不会下调利率,但是新西兰联储主席惠勒儿的讲话中,却透着浓浓的宽松味道。惠勒儿称,无论是对通胀预期的表态,或者对纽元汇率的评价,无一不暗示着纽储行再度转向宽松方向的可能。因此打压了纽元。

整体而言,目前金融市场还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这不代表市场没有动静。个人建议,继续关注市场对美联储利率声明的看法。

 

技术面分析:

美元指数:

[2015年1月29日市场评论以及操作建议]

图表显示,美元指数突破前期重要高点92.63,这意味着自20017月高点121.02以来形成的下降趋势宣告结束。因此长期(大方向或指向100大关)震荡上行的概率非常大。尽管目前日线图上还没有出现明确的见顶的信号,但是美元指数进入调整也是一个事实。1小时图显示,94.79附近为初步阻力,更强的阻力在95关口。对于美元指数来说,能否突破94.79-95.00区间比较关键。假如不能突破这个区间,那么短线就有下跌的风险。

欧元兑美元:

[2015年1月29日市场评论以及操作建议]

 

图表显示,欧元兑美元跌破200511月低点1.1643,这意味着自200010月低点0.8225以来形成的上升趋势宣告结束。因此长期(大方向或指向1.0000大关)震荡下行的概率非常大。1小时图显示,欧元兑美元自9年低点1.1098开始出现大幅反弹。1.1224为重要支撑。只要欧元兑美元守住1.1224,那么短线就有反弹的机会。

美元兑日元:

[2015年1月29日市场评论以及操作建议]

 

1小时图显示,美元兑日元维持在117.20-118.80区间震荡,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箱体震荡。预计在有效突破这个区间以前市场很难改变震荡局面。根据箱体理论的话,在突破区间以前,以低吸高抛为主,突破区间则考虑止损。而突破区间后,则改变策略,采取追多或追空为主,止损重新设在区间以内。

 

财经日历:

21:00德国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初值

21:30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操作建议:

欧元兑美元1.1260做多,止损1.1220,止盈1.1340,可以挂单。

美元兑日元117.30做多,止损117.05,止盈117.80/118.10,可以挂单。或者118.80做空,止损119.05,止盈118.30/118.00,可以挂单。或者突破117.10-118.90区间后考虑追多或追空,止损控制在35个点以内。

※以上操作建议均是当日交易!

 

最后祝大家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