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美国艺术馆看中国文物管理现状

(2012-03-23 08:37:32)
标签:

美国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芝加哥

艺术馆

文物

梵高

莫奈

中国

旅游

分类: 旅游
     美国是世界上博物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利用这次春假,我赶往美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位于芝加哥的The Art Institute。 馆内收藏大量的法国映像派画家作品,毕加索,梵高作品也留迹.在东方博物馆展区,展出了大量遗失的中国文物,像唐三彩,钧窑,官窑,件件价值连城,在中国看惯了假的,在这儿看到真的还有些不习惯了。但大量文物迎来的是管理问题,如何保证文物的安全成了芝加哥博物馆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此之前,先来看看博物馆内收藏的中西方文物

http://s10/bmiddle/59e874c7gbbd8517a0679&690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大门,前门的狮子已经成为芝加哥的象征

螺旋状楼梯,充满了艺术气息

http://s15/bmiddle/59e874c7gbbd853f5cb0e&690
美国三大标志之一-American Gothic

http://s11/bmiddle/59e874c7gf567351eb5fa&690

http://s15/bmiddle/59e874c7gbbd85bff0aee&690
法国映像派代表莫奈的名画-水中荷花

http://s8/bmiddle/59e874c7gbbd85c959b27&690
毕加索名画-溪中浴足的少女

http://s1/bmiddle/59e874c7g792f3c86ae10&690
梵高自画像-小激动了一把哦!

http://s4/bmiddle/59e874c7gbbd85e31f213&690

http://s10/bmiddle/59e874c7gbbdd45a3a369&690
游完欧洲馆,我们前往了中国馆,芝加哥博物馆以搜藏了大量的周朝编钟,唐朝唐三彩以及明代瓷器而闻名

唐三彩鸭

http://s1/bmiddle/59e874c7gbbd85f198df0&690
汉-陶俑

http://s14/bmiddle/59e874c7gbbd8671dc2fd&690
明代—罐

http://s2/bmiddle/59e874c7gbbd86aee5e71&690
大明嘉靖年间产瓷器

http://s2/bmiddle/59e874c7gbbd86b2b3231&690
明代-龙盘

http://s7/bmiddle/59e874c7gbbd86b7cb716&690
周-编钟

http://s12/bmiddle/59e874c7gbbd86bbc745b&690
     唐三彩,芝加哥馆内中国展品之全估计大部分国内博物馆也难望其项背,而其藏品除拍卖所得外大部分为捐赠,不得不说国外的艺术藏品体系已经发展完善

http://s9/bmiddle/59e874c7gbbd86d587e08&690
欧洲馆的重盔甲,也不知当时骑士们怎么穿上这套这么重的盔甲

http://s16/bmiddle/59e874c7g792f3e27badf&690
Malvina Hoffman- Head of Pavlova

http://s10/bmiddle/59e874c7gbbd86f3dec29&690
印度雕塑

http://s14/bmiddle/59e874c7gbbd86f79400d&690
日本古代佛像

http://s5/bmiddle/59e874c7g792f3e5ed374&690
Suzuki Harunobu-Incense Burner(1768),其精美的造型引人注目,也不知道是怎么流传到美国博物馆的?

http://s6/bmiddle/59e874c7gbbd86ff94f65&690
日本著名的画家所画,其描述正是日本有名艺妓演奏场景

     在美国博物馆中能感觉到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严格的执行着安保政策,而这些手册内容已经过几十次演练。游客可以拍照,但不能开闪光灯,当然这点大家也都很配合。博物馆的服务人员很专业,对场馆内上万的藏品位置十分熟悉,但最大的感受并不是这点,在美国博物馆处处都可以看到维护人员,这点是于中国最大的不同,也许你能在中国看到富丽堂皇的博物馆,但很多是虎头蛇尾,花大价钱建设,却不用心维修,但有的美国建筑看着如同新建,却是几十年前修建,这得益于定期维护与修缮,宁愿花1000万去维修而不愿意花500万去重修是美国人对待建筑与艺术的严谨态度,这也体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对比中国,国家级博物馆都能丢东西,更别提省市了,博物馆越修越大,仿制品却越来越多,不得不让人痛心,这里也不妨说句气话,宁愿让这些文物永不回国,也绝不让这些瑰宝毁于一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