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
标签:
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杂谈 |
分类: 云南旅游 |
http://www.yunnantourism.com/images/dayj.jpg 伊洛瓦底江是纵贯缅甸南北的著名大河,实际上流经我省的主要是该水系的3条较大支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
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这条异常汹涌的河流紧贴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主体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围堵。东面是5000 多米高的高黎贡山(傈僳语称曲果),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 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江上支流飞瀑多达100余条,不仅水力资源丰富,动杆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雨量达32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河谷中植物繁多,有名贵的秃杉、三尖杉、珙桐、硫磺杜鹃、水青树、树蕨等,很物有的毒竹也生长在这里。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有虎、扭角羚、红岩羊、金丝猴、金狗(小熊猫)等,可以说,整个独龙江河谷,真不愧是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明珠。
世代居住在河谷里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江也因此而得名。独龙族长年与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如打猎的弩弓是用黄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黄桑木,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类,连五彩的独龙毯也是用野生麻类织成的,住的房子更是离不开竹子和茅草,有时为了充饥吃的是堇中粉和野果。野生植物用途如此之广泛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大盈江,发源于腾冲县。一支源于古永狼牙山,一支源于双海和芹菜塘。在盈江县旧城区下拉线汇合后叫大盈江,过虎跳石后从南奔江口出国境,流入缅甸伊洛瓦底江,最后流入孟加拉湾。大盈江长204.5公里,盈江县境内长145.5公里。
从盈江下拉线汇合后,河床平缓,波平浪静,最宽处达1000余米。两岸青山如黛,翠竹欲滴,景色秀丽迷人。更有行行白鹭,群群野鸟、野鸭、天鹅不时起落其间。有的地方在江中间冲积成沙堆或沙岛。洪水季节,远看犹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
瑞丽江是云南省西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它发源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的分水岭,在瑞丽江桥附近流入瑞丽坝,到弄岛的榕棒旺附近汇入南宛河,流入缅甸东部,在伊尼瓦汇入伊洛瓦底江,最后进入南印度洋的孟加拉湾。瑞丽江在境内长53公里,宽100——200米。瑞丽江畔山青水秀,竹茂林幽,风光十分秀丽迷人。一幢幢干栏式的傣家小竹楼点缀在凤尾竹林深处,四周流水潺潺,稻麦金黄,或秧苗青青,胶林遍野,风光如诗如画。
世代居住在河谷里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江也因此而得名。独龙族长年与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如打猎的弩弓是用黄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黄桑木,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类,连五彩的独龙毯也是用野生麻类织成的,住的房子更是离不开竹子和茅草,有时为了充饥吃的是堇中粉和野果。野生植物用途如此之广泛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前一篇:2009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
后一篇:大理绕三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