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中无人岛自闲
(2013-08-13 22:14:19)分类: 萍踪江湖(游记) |
文/潇潇
8月11日,高温35OC,晴日无云,一行八人作敢死之队,曰驴行,曰探险,曰荒岛求生,曰自讨苦吃,曰……乘渔舟一叶直放峙中岛。
峙中岛原隶属长白乡,仅0.61平方公里,最盛之时不过百多户人家,七百余人口。据岛上偶遇的傅师父介绍,当时岛人想要出去,可在滩涂前的山头点上烽火,航船自会前来。以其往来不便,即使全盛之时,想必也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无武陵桃源不识人间复更迭,世事茫茫隔山岳之叹,乃独得桃源“鸡声犬声遥想闻,晓色葱茏照五云”之恬然自适之乐。
岛上渡头旧址不远,有一石门,面朝通往村中的大路,背向靠海的滩涂,乱石遍地,中有冲刷上来的拖鞋等物,道长戏称又入强盗窠。众人纷纷在石门前留影。大概人人心中都有一份占岛为王的强盗情结。尤其今日压寨随行,岂可白走一趟。惜乎此照至今尚未得见。
路皆碎石铺成。路旁即是滩涂,芦荡无人自葱翠,芦苇荡间偶有破船一条,深嵌泥中,或曰与泥俱为一体矣,一船泥沙,载不动一船风月,只载得寂寥几何,将这本已荒芜的小岛点缀得更是荒芜。弹涂鱼,红旗蟹,见人行来,纷纷钻入洞中。小树说,中午不如来捉弹涂鱼。好主意。在这无人的荒岛,无汤镬之虞,无数罟之灾,弹涂逍遥,心宽体胖,长得个大体圆,想必比他处之弹涂更见美味。
抬望眼,百余间房子,尽收眼底。
房屋临海而筑,依势起形,参差矮山之中。全村除了村长家的二层小楼,其余全是低矮的石屋。由房屋样式推断,应该不是个富庶的渔村,至少那个时候是。
岛人在小岛迁大岛建时撤离。人既去,家便空,无人的住房最易倒塌。岛上房屋,今已十室九坍。草蔓杂生,湮灭旧路,只脚下依稀纵横的痕迹,通向旧日的庭院。
大家且各依各好,各寻各宝。庄老陪着压寨且去休养。阿蒲、青青,去了滩涂。能叔,小树,道长与俺踏着人高的草丛穿梭在各座破屋间。陶罐,瓷碗,雕花的窗格,有些年头有些故事的物事,细寻来,总还觅得几件的。悉数归了道长。
每一间破败的房屋本该都有各自独特的故事,虽然,它们的结构大同小异。只是,倾圮的房屋被风蚀成了同一种破败的模样。再坚固的建筑都经不起岁月沧桑的侵蚀。很多旧事湮灭不闻,成为永远的秘密。怅然。
百余间废弃的房屋,倾颓在茂盛的杂草之中,情形颇有些凄凉。风吹过,雨袭过,台风肆虐过,失去了主人的房子仿佛离魂的躯壳,终究架不住时间的摧残。轰然一声,大概在某一场风雨中,相约着集体委地了。于是,有了我们眼前荒凉的一景。
荒凉也不荒凉。
岛只是回归岛的本色罢了。那些年头,人陆陆续续喧嚣了寂寞的岛,鲜活了一段时光,而后,岛复归于寂寥。峙中无人岛自闲。任尔来去,任尔探索,任尔念想。
约定了下午四点的回程,于是,一段探险般的驴行变得分外悠闲。于烈日骄阳之时,置身清凉的坑道,宛如天然的冷空调。中有水井,汲水洗用,吃吃干粮,聊聊天,听听能叔淘老古,听听庄老讲文史,听听阿蒲道长发大兴,看看压寨病怏怏被晒得脸红快炸开的样,不急。
没有比在无人的荒岛上遇到热情的渔民更让人高兴的了。这一时,我们仿佛误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虽然没有见到一幅“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的桃源风景,却欣逢了好客的桃源人。无心插柳柳成荫,最是令人心动时。傅师父一家也是今日刚赶回岛的,岛上无人看顾的山羊原来是他们养的,亏先前大伙还商量着捉一只来烤全羊呢。张阿姨倾尽所有,招待我们吃西瓜,剥虾干,浓浓的好客之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我们坐在清凉的坑道井边,听张阿姨讲贼秃和尚穷秀才,岙里阿嫂种田人乘船过海作好诗的故事,讲长涂岛上日本兵和渔家孤孀命运多舛的传奇爱情。时间仿佛在这个岛上静止了。
归去,一船刚捕来的鱼货。两渔民一路走一路分门别类,船到码头,活也正好干完,时间掐得刚刚好。拎几斤新鲜的海货回家正好赶上晚饭,不亦乐乎!
听说大家都写完了,听说能叔写了5300字,求围观。哈哈哈
2013、08、13
新浪你个神经大变态,传几张图片会死啊,微博传不了,博客也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