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木鱼--
-木鱼--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51
  • 关注人气:1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敌营十八年》之江波的三段情

(2009-01-25 19:07:53)
标签:

敌营十八年

杜淳

江波

藤玉莲

康瑛

罗茂莉

娱乐

分类: 影视剧评

《敌营十八年》

有人戏称,偶像版《敌营》可以改个煽情的题目,叫做《一个地下党员和三个女人的爱情》。当然,说笑罢了。剧中主人公江波与三个女人的感情戏,一向是争议的焦点。谈论敌营,显然无法回避这三段感情。

 

江波与康瑛,最淡最隽永

《敌营十八年》之江波的三段情

 

与那个年代许多平凡的夫妻一样,他们在平静中结成了一对平凡的夫妻。又为着一个崇高的目的,走上了一条悲欢离合的道路。一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一个是却是不甘蛰伏的热血青年。揭过恩爱的一页,江波别过家人,背起志向走四方,追求理想,投身革命。

再相遇,江波身陷囹圄,生死瞬间。康瑛身心俱伤,黯然归去。

再相见,康瑛已是革命农军一分子,而江波却是敌营军中一排长。

很戏剧性的一次相遇。江波作为谈判代表,却被五花大绑蒙眼上山,身份等同于俘虏。接他上山的,偏偏就是康瑛。命运的安排有时真的是如此的残酷。他们必定深爱过。康瑛的惊讶,气苦与心疼都写在脸上,而江波却看不见。也许夫妻之间本有灵犀一点相通,在与康瑛擦身而过的瞬间,蒙着眼睛的江波真切地感觉到了康瑛的气息。关于绳子绑得太紧的一幕,是出于据理力争,还是出于江波的某种试探?如果是试探,那么相信江波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那嘴角分明有一抹轻启的笑意。不妨将他那一声“那,也谢谢瑛姐”的笑语当作一次小小的胜利。

爱之深,所以责之切。这杯茶的沸腾来得真不是时候。一边是两个至亲至爱的人,一边却是党交托的秘密任务。江波只能在夹缝中做出痛苦的抉择。一场谈判,看得人百感交集。一个包袱,多少情爱。爱难舍,情无悔。临去回眸那一眼,分分合合纠缠多。

地下工作是残酷的。诚如江波自己所说,最应该了解他的是他的妻子与父亲,最相信他身上这身狗皮的却正是他们俩。而他,什么都不能说。藏起对康瑛的情感,江波与藤玉莲演绎着另一种身份,另一种角色,走进另一段情感。他与康瑛,始终没有忘情,却始终无缘深聚。

再相见,康瑛成了江波的表妹。只能是表妹了。她的爱,无处寄放。情感的落差,使得康瑛不由自主地吃起了醋。为护送顾一夫,康藤狭路相逢。吵架,是掩护,也是假戏真做。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江康藤三人辗转敌营,舍小爱为大义,虎穴之中通力合作,演绎出可歌可泣的壮举。

直到七十二师起义,江波与康瑛终于冰释误会。这是二人自初别之后最为温馨的一幕了。小梅果一声怯怯的“爸爸”,康瑛一个甜甜的笑脸,江波憨憨的一声苦笑,终此一剧,再无第二次。

最痛莫过陈家坡。

险恶特珠的环境,五千人被俘的巨大失误。康瑛的痛,江波懂。江波的痛,却只能独自承受。同志、亲人的怀疑,猜忌,自身的无助,忧急,谁人理解。藤玉莲走后,江波的人生暗无天日。

康瑛对他,只有恨。那也是一种爱,没有深刻的爱,哪来深刻的恨。康瑛恨江波铸成这样的大错,更怕江波真的叛变革命。

他们是彼此相爱的。不管江波是基于感情、责任还是基于道义,他的心里只认定这一任合法的太太。马蹄莲那段,那是江波的真情流露。(这段很值得玩味,后文继续议之)

他们是最合法的夫妻,却是整部剧里最不让人看好的夫妻。康瑛爱得很累很不踏实,她不能守着江波,朝夕相处。江波爱得也很苦,毕竟爱情之花是需要情感来浇灌的。然而,他们的爱是真实的。

与组织失去联系五年后,康瑛与江波意外重逢。彼此的情感都是复杂的。有些事情说不清,无法说。有些愧疚,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了结的。等待是痛苦的煎熬。当赵一青告诉康瑛江波通过了审查时,康瑛的惊喜是情不自禁的。长松的一口大气里分明是浓烈的爱意。

小梅果的下落,与罗茂莉那段无法回避的婚姻,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隔阂,这段感情要到何时才有完美的结局?

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杯清茶。乍饮平淡如水,细品淡远隽永。偶尔被烈焰烧开,便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泛出一阵阵的幽香。

 

江波与藤玉莲,最苦最唯美

《敌营十八年》之江波的三段情

 

他们彼此没有说出那一个“爱”字,然而,他们的心中是彼此有情的。很多人说,他们才是最般配的一对。

这段感情,犹如冰山上的雪莲花,超凡脱俗,清纯唯美却寂寞清冷,注定无果而终。

一如藤玉莲。她就像一朵高洁的水莲花,温婉从容地来,又温婉从容地离去。

藤玉莲是江波灰暗沉郁的潜伏岁月中最为亮丽的一抹风景。甚至是江波生命的守护神。她总在江波最危难的时候,款款而来,柔声细语,镇定自如地一起化解危局。

她在江波处境最艰危的时候,受命营救江波。抛却女孩的矜持,她对着一个素昧平生的男子献出了纯真的初吻。

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朝夕相处的工作中,如履薄冰朝不保夕的凶险环境中,两颗年轻的心在寒冷严酷的现实里互相温暖,彼此扶持。同呼吸,共命运,超越了同志的情感,爱情如水,自自然然地生发,不带一丝勉强,然而,他们始终不曾越过雷池一步。

身处虎穴,是两人的彼此相知相守,才让这潜伏的岁月有了些许温馨。至少在回到属于他们的小屋里,不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必戴着虚假的面具,他们可以放心地倾诉心底的痛苦,连那偶尔的吵架呕气也是甜蜜的。

有过多少次同生共死?有过多少次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为救南昌起义命部队,江波弃守城关铺,行刑队执行枪决前的一瞬,藤玉莲奇迹般地出现在江波面前。青山秀水间,藤玉莲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敞开心扉:江波 ,你信吗?如果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那应该是江波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藤玉莲的爱。《两难》便在此时第一次响起。

“天地之间 ,何处属于我最终停靠的港湾,心中牵绊 ,多愁多伤感 ,不变是你的容颜,红尘之间 ,如何应对那沧海桑田的变迁,把握瞬间 ,喧嚣中依然选择和你并肩,一次次抵达情感驿站 ,温暖却只是短暂,一次次在信仰前两难 ,思念在心底蔓延。”

这是写给江波的歌。这是爱情的悲歌还是挽歌?他有康瑛,他不能爱藤玉莲。他是同志,藤玉莲不能弄假成真。

顾一夫叛变,江波藤玉莲双双面临暴露。死亡的阴影如此浓烈地笼罩在他们的心头。赌一次吧。向党中央透露消息,哪怕以生命为代价。死亡面前,面对藤玉莲“抱抱我”的要求,江波放下所有的顾虑,再也硬不起心肠。

终于还是走上结婚的红地毯,哪怕是名义上的假夫妻。因为罗茂莉而吵的架,分明就是藤玉莲戏假情真的吃醋。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才可以表露着正常的情感,透露出孩子气的真实性格的一面。哪怕呕气也是温馨。

有多少遗憾就有多少隐痛。江波调任七十二师,是最牵痛人心的剧情。

军令如山。他走了,只剩寂寞的小屋,孤单的床铺。失去了战友,收起了欢颜,她在江波思她念她的怀念里,被迫孤零零走向人生的终点。甚至没有办法与江波挥手道别。唯有《离恨》重重无尽期。

“阔别后,阔别后未相逢,几回梦里与君同。 离恨,离恨迢迢如秋水,渐远渐无穷念两处风情。 烟水重重,相知,相知相忆难相聚,热泪欲零望远峰。 万千,万千心事谁与寄,过尽征鸿念两处风情。 烟水重重,山盟,山盟仍在锦书须托,盼得春风拂大地,数尽往事笑谈中。”只留下江波与她几次挥手离别,几度重逢相聚的温暖的片段。

 

此刻,江波陶醉在老婆来了的喜悦中。“带上你的兵,给我满世界找马蹄莲,我老婆来了。”老婆就是藤玉莲,江波的心里,分明是有藤玉莲的。归来,小家依旧,伊人永诀。从此不见她温婉从容的笑语,不见她撒娇含羞的嗔怒,淡定优雅的水莲花化作冰山上清冷的雪莲。失去了藤玉莲,江波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沉重压抑,走向沉沉的痛苦,将江波的人格魅力发挥到极致。

他们不曾山盟海誓,点点滴滴却尽是柔情蜜意。爱得深,爱得苦,爱得无奈,却爱得浪漫,爱得唯美。这段感情始终没有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却最是真实可信,动人心弦。

 

 

江波与罗茂莉,最悲最煽情

 《敌营十八年》之江波的三段情

 

明知不该爱,却无可救药地爱了。罗茂莉与江波,展开了一段超越信仰,超越政治的爱恋。或者,应该换种说法,罗茂莉单方面地展开了这段感情。三次婚礼,独有罗茂莉的这一次,是江波无奈地被动地接受了罗茂莉的一吻。

躲不过的陈家坡,数千条人命的血债,抹不去的椎心之痛。江波是不会有心情谈婚论嫁的。对罗茂莉的允婚,仅仅是出于一种承诺,出于一种悲悯。面对这个逼他走投无路,却又帮他亡羊补牢的人,罗茂莉的结局让他无法漠然置之,更无法一走了之。就算是一种补偿,一种同情。因为他们都是正常的人,都有正常的人性。

 

这是一场注定悲剧收场的爱情。“是我选择了结婚,而你选择了潜伏。”双方目的明确,各取所得,无怨无悔。他们的爱,没有建立在情的基础上。这是最为悲情的一对夫妻,就算结了婚,也是同床异梦。没有心与心的碰撞吸引,情又岂会发生。于是,罗茂莉那犹如灯蛾扑火,九死不悔的痴情,更强化了这段爱情的悲剧性。

从她破解了江波的身份却没有揭发这一刻起,她就已经背叛了她的党国,为自己套上了一把解不开的大枷锁。五千多人被俘之后,忧愤纠结的江波早已豁出一切,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解救这些俘虏,而他的身份在罗茂莉面前早已是清水见底,所以他可以孤注一掷,可以毫无顾忌。江波是真的有点恨罗茂莉。所以他毫不假以辞色。

罗茂莉却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人。注定对付不了一个不为情所困的男人。因为爱,因为在乎他的生命,她只能一次次无奈地容忍着江波的行动。甚至为这错付的情感殉葬。

她最终固执地选择了爱情的结晶,用生命留给江波永远的记忆。

 

有人说,江波是爱罗茂莉的。在面对医生“大人孩子,你只能要一个”的选择时,江波几乎是想也未想就选择了大人。但我很怀疑这是爱情。江波也曾在罗茂莉难产死后,动情地说过“我是真的爱着你的,只是我们不是一条心。”我相信江波是真的对罗茂莉有过爱。爱那个作为纯粹的女人时候的罗茂莉,爱那个带着遗憾离世时候的罗茂莉。爱特定情境下的罗茂莉。但当他的信仰与她的信仰产生冲突时,注定他无法爱那个与他同床异梦的罗茂莉。

 

从情感上说,三个女人与江波的感情,这段最悲最煽情,最是轰轰烈烈。从理智上说,却也最雷最不可信,令人诟病。这个可信是从江波的角度出发的。

敌我双方的间谍真情恋爱,不是没有可能,但那是基于身份未暴露的情形。

当罗茂莉明确告诉江波,他的身份已经暴露的时候,江波再潜伏下来的价值几乎为零。这一点,江波应该很清楚。秘密工作的原则他也很清楚。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剩下了两条路,一条是安全撤回苏区,一条是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对他而言,不存在叛变这条)

但编剧却给出了不可思议的第三条道路。没有这条路,剧情无法自圆其说,江波又如何潜伏十八年?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江波与罗茂莉的这段感情使剧情得以继续发展的同时,承担的另一个目的是增加感情戏来吸引眼球?

江波曾说过,城关铺事件中,宣子奇“立即通过”的电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如果自己牺牲了,它就是其他同志打入十七旅的入门证。这么重要的物证,江波就随随便便交付给了罗茂莉,而所凭仗的理由竟然是“因为站在你面前的人是江波。”这与江波平素的为人处事极为矛盾。罗茂莉为爱昏头,江波脑子也进水了?

 

这段感情没错,不但没错,而且还很让人悲叹,情感纠葛的走向也基本合理,不合理的是这段情感的前提。那么一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变得虚幻不真实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