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兰与顾贞观互赠的《金缕曲》

(2014-11-28 16:30:28)
标签:

情感

即使陈维崧写过上百首《金缕曲》,都没有词能够与这几首并肩。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尤其顾贞观的第一首金缕曲不事雕琢,字字如诉,对朋友的牵挂和感情的深厚跃然纸上,如话家常却有直戳人心的力量,仿佛能看到友人在冰天雪地苦寒塞外遭受不白之冤,字里行间都是思念。而纳兰的第一首写尽友人情谊,视功名利禄如尘埃的他与出身寒素的朋友结交,只愿得一知己青眼相向,微凉的月光把酒同赏。一旦认定知己,千秋万载也情谊不变,就像嵇康与向秀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只是后一句“后生缘,恐结他生里”却是一语成谶,他们互赠的诗词,慷慨深沉,真挚感人。

顾贞观金缕曲(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翻云覆雨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成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顾贞观金缕曲(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後。言不尽,观顿首。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 金缕曲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附:《金缕曲》的故事
纳兰容若写的这首“金缕曲”,虽是赠予顾贞观,但词中的“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说的是另一个朋友的事。这个朋友名叫吴汉槎(吴兆骞),是当时有名的江南才子,和顾贞观及纳兰的交情都很好。顺治丁酉年,吴汉槎考中举人,但不幸得很,这场考试,由于主考官有舞弊的事情发生,闹成大狱。吴汉槎虽然是凭真才实学考中的,也受牵连,被判充军宁古塔。顾贞观全力营救朋友,想尽一切方法,过了二十年之久,仍然无济于事。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康熙年间官封“太傅”(相当于宰相),顾梁汾就在纳兰的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客。他在太傅府中,想起好友在边塞之地受尽寒苦,于是就写了两首金缕曲寄去给他。纳兰容若看了大为感动,于是也写了两阕“金缕曲”给顾梁汾。表示他和顾梁汾一样,目前所要致力的目标,就是要把吴汉槎救回来。后来他等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求他父亲援手。纳兰明珠出了点力,朋友们再凑了点钱,终于把吴汉槎赎回来。时人称顾梁汾那两闺金缕曲为“赎命词”。字字真情实意,读来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