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进行曲(36)
(2014-12-17 22:01:49)
标签:
情感连载小说沐沭 |
分类: 文学作品 |
贵阳的早晨。
夏未泓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到自己家楼下的公园里去晨练,练一遍24式太极拳,然后沿着南明河边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快速洗漱完毕之后,妈妈已经把冒着热气的早点摆上了餐桌。吃过早点之后,从家里出来,又走在熟悉的河边小路,顺着美丽的南明河岸边步行约十多分钟,穿过一条马路就到了工作单位 —— 邮电职工学校。只要不出差或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旅程”。随着时光的推移,她已经和这条熟悉的小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晨的贵阳和许多大城市一样,马路上完全成为了上班族的天下,到处车水马龙,热热闹闹,自行车的车流浩浩荡荡,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也络绎不绝,赶路的人们行色匆匆……这种繁忙景象倒是让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沉浸在了一片热闹的气氛当中。
十字路口的绿灯亮了,夏未泓从人行横道穿过马路,步入学校的大门。刚走到传达室门口,收发员老陈把她叫住,递给了她一封信。告诉她这是邮递员昨天下午送达的。
夏未泓接过信一看信封上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 X 胡同 26号。不用说就知道是谁的来信。她有些激动、有些兴奋,还怀着些许的忐忑。她把信放进提包朝办公室快步走去,边走她边在心里说:“宁远帆,是宁远帆的来信!(……),他,噢他终于来信啦!”
她第一个到了办公室,门还锁着。她用钥匙打开门,进入办公室拿出信来又看了一遍信封:
“……咦?”
兴奋中的未泓猛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封信与平常的信有些不同。她发现信封上贴的邮票,还有邮戳上的字全部都是英文字母!“AMERICA 喔美国,这是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她发觉自己的英语没有白学,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她有些奇怪,有些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愣了一会儿神,拿出小剪刀要把信封剪开,犹豫了一下却没有下剪子。心里在想:不要急,因为现在办公室的其他同志也开始陆续到来,索性等到下班以后再踏踏实实看吧。于是她把信放进抽屉里,像一件宝贝样的把它收好。
下班以后,夏未泓快速回到了家,没顾上做别的事就进到自己房间,从提包里取出信打算要读,这时门开了,是妈妈下班回来了,不一会儿,爸爸也回来了。她又把信放进提包,索性和妈妈一起做晚饭,等一会儿安安静静的看信。
吃过了妈妈做的晚饭,和妈妈一起刷完碗,收拾完厨房以后,她回到自己房间在桌前坐下,把信从提包里取出来。她坐了好一会儿,沉思着。眼前浮现起一张亲切的面孔,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在眼前晃动,耳边回响起一阵熟悉的声音……
她把信轻轻打开,只见信纸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字迹虽有些草,却十分工整。看到宁远帆亲笔写的这封信,就像见到了他本人,这封信捧在手上也显得非常的灼热,也很沉重,更感到非常亲切。她激动得很,激动的热流迅速流经了她的全身!她稳了稳情绪,然后便开始默默的读起宁远帆为她写的这封信来。
一股热情的、缠绵的,带些伤感的话语立即把她带入到那段难忘的时光隧道……她一字一句的细心品读起来,心也随着一幕幕倒回着的美好图像不断的起伏,随其流动在字里行间的热情而激烈地跳动。眼前浮现出他的身影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 —— 火车上,那个折射出浪漫和童话色彩的难忘傍晚;甲秀楼,那座映照着夕晖的斑驳古楼;回到了神秘的古村寨,那座美丽的、洒满欢声笑语的少数民族村寨;回到了那条绿荫掩映、在初上华灯映照下、充满诗情画意的彩石小路;回到了韵味深长的古桥边;还有那条倒映出时光身影的欢乐的小河,还有着许多许多(……)
哦夏未泓,她已经有些陶醉了 ……
读着这封信的她,已然被宁远帆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情真意切,表现得那样的伤怀所感染,被宁远帆情感热烈的话语所打动,被打动得两眼充满了热泪 ……
她激动,激动得难以控制!这是一封满怀着爱恋,充满了热情,情深深意长长的情书。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行字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充满了真诚的爱心,同时也满含着那么多那么多的感伤色彩!
泪水浸湿了她的手帕(……)
未泓,你为什么这样感伤?哦一年多的期盼,三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等待,交织在一起的情思和感受太多、太多,没有办法能够说得清楚这些。
仔细看看这封信末尾的落款,日期是:1983年3月25日。她知道这正是他同自己分别两天之后写下的。分别时的那一刻,自己不就处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之下吗?
真是在做梦啊,眼前好像就是那个难忘的傍晚,那条小河、那座古桥,自己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一直张望着他,许久许久……这一别就是一年多没有他的任何音信!还以为今后不会再有他的消息,正在渐渐淡去之时,而今天,今天却突然收到了他这封信!
“噢,宁远帆…… ”
她的情绪开始慢慢稳定和清醒下来,可是情思仍有几多的惆怅,她没有满足,没有让兴奋搞昏自己的头。现在,她对着自己的心自言自语地问道:“这可是一年前写的信啊,写好有一年多的信,为什么现在才寄来?为什么又是从国外寄来的? ”
兴奋中的这些不解,欣慰中的这些疑惑,还有几多几多不解和惆怅。她翻来覆去的想,翻来覆去的摆弄着这个牛皮纸信封,反反复复地看着信封上的通信地址和英文邮票、邮戳 …… 不解,不解,真的让她有些不解!
她愈加感到有一种心理缺失,愈加对这封来信感到不满足。“一年前写的信为什么现在才寄来?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她搜肠刮肚地问着自己:难道是在邮寄过程中意外耽搁了?什么时候寄的呢?从邮戳或者信里并看不出任何问题来,邮戳上的日期也是最新的,是不久前从纽约寄来的。想象中的邮局传递途中辗转或其他原因所造成是应该排除了。而且信里面所写的内容也完全是一年之前的事情,根本找不到现在的任何痕迹,看不出他目前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就是说这封信正是宁远帆一年前写的,正是他信上所说的:“我是在长江上给你写信”,很明显,这封信是宁远帆一年前在轮船上写的(……;……)
“一年前的信为什么现在才寄来,为什么又是从美国寄来的?最关键的是为什么没有宁远帆他现在的任何一点消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啊?”她陷入了一种难以解释的矛盾之中。
“为什么那时写的信现在才寄来呢?为什么又是从国外寄来的……”她反复这样想,反复这样问。当然只能问她自己,实在没有人能够回答她。
许多许多的问号,许多许多的疑惑,许多许多的不解…… 她先是为收到这封信而激动,现在又为这封信有如此多的疑问而让她陷入不解之惑中。噢,自己简直像是掉进了五味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