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进行曲(34)
(2014-10-22 23:15:16)
标签:
情感连载小说文学沐沭 |
分类: 文学作品 |
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超前的教学理念养育着激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作为来自中国的留美学生,宁远航在学习上非常刻苦用功,他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倾其全部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常常牵挂独自一个人在北京的妈妈。爸爸几年前就已经离世,如今哥哥也走了,而自己又不在妈妈身边,妈妈所处孤独的情境可想而知。作为自己,他已经逐渐习惯了没有父亲的日子。他知道妈妈对这一切也会慢慢适应。但哥哥这样年轻这样早的突然离别人世,对一个母亲来说打击太大了。爸爸和哥哥的相继离世,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如今只剩下孤单单的妈妈一个人留在北京,这让做儿子的他不可能不去牵挂她。宁远航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专业上取得好成绩,以告慰亲爱的爸爸和哥哥,不辜负妈妈对自己的一片希望。
细心的远航非常能够体会到做母亲的一个人在国内是如何的孤独和寂寞,体会到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她将是多么痛苦,特别是失去爱子将带给作为一个老人的母亲有多么的悲痛。而这一切需要用岁月的雨水一点一点的来洗涤、一点一点的来冲刷,让所有这些一点点的来淡化……同时他还知道,作为母亲,作为老人的她,在悲痛伤心的同时,她一定非常想念和牵挂远在国外,也是自己唯一寄托、唯一亲人的儿子。远航知道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位置,更理解妈妈如今的心情。但他知道自己的妈妈,她现在虽然孤独,但她不会因为她自己的原因而给求学的孩子带来任何干扰和影响。人有七情六欲,她当然希望能够经常听到亲人的声音,听到儿子的一声问候,这也是每一个为人之母在陷入寂寞之时最需要的啊。而母亲却没有在这方面流露出过多的什么……
宁远航时常打电话回家问候母亲一声,跟母亲聊聊天,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或国外的一些趣闻讲给妈妈听。他常常提醒妈妈一定要多注意身体,注意休息,有时间可以参加一些街道或单位的活动,以排遣心中的寂寞。有时候他还写上几句问候的话语,或写一些在国外见到的新鲜事,装到信封里,贴上一帧漂亮的邮票,让忠实的信使从遥远的异国漂洋过海传递到母亲的手上。他想象得到母亲收到自己的信以后会是怎样的高兴: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捧着儿子的来信坐在窗前,读完信之后把信放在卧室的写字桌上,好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见得到儿子的信,见到了信就像见到了远在他乡的儿子。
家里两个男人相继去世不可避免地为这个家庭蒙上一层重重的阴影,这阴影更是笼罩在薛涵音的头脑中,使她陷入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境地。对宁远航来说这打击也是同样沉重。好在他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上。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去世才更鼓起了他学习的勇气和加倍努力的信心,增添了一份无形的动力,促使他在学习上愈加刻苦用功。他知道,爸爸的遗业要靠他来继承,哥哥的梦想也要靠他来延续。所以他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生活下去。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他总会想到哥哥给贵阳姑娘写的那封情意绵绵的长信,想到哥哥所钟情的那位叫夏未泓的贵阳姑娘。不知道远在贵阳的她如今情况是怎样的,她是不是还好,她在做什么等等。每每想到这些他心中就会有一种拂不去的沉重。为什么会让他心情沉重?他无法说清。还有让他感到沉重的,是贵阳的她至今还对所有这些情况都一无所知,到现在还不知道她所钟情的宁远帆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是啊她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一切还都蒙在鼓里那!
“如果有一天贵阳的她知道这些情况之后会怎样?”宁远航不只一次地这样想。也许她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她怎么能够知道这些情况呢?有谁能够对她讲起这些?所以他认为她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没有人告诉她,她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对她来说就太残忍,太不可接受了!正因如此才更让他感觉心情沉重……
如果她知道了这些情况以后会怎样呢?,他不止一次地这样问着自己(……)
现在如何来处理哥哥的这封信?如何处理哥哥用他的心、他的情、他的爱书写下来的这封充满了痴情和柔情、充满着向往,对他心中的姑娘表达爱情,同时也凝聚了哥哥和贵阳姑娘之间深深的爱、已经写好并准备发出去而未能发出去的情书呢?
按照妈妈说的那样,作为哥哥的遗留物,将信长久的保存起来?若这样做对我们活着的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反过来说这也绝不是哥哥所需要的啊。
那么现在把它寄出去?嗯怎么寄,寄往哪儿?寄到天国去……他这样想着,或者把信烧掉?籍此寄往遥远的天国,交给哥哥自己去处理?这样做则是最容易也是最能够得到哥哥理解的。
想着想着……终于,他眼前一亮,忽然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办法:是不是可以这样(……)噢不不,不切实际!
这想法才一露头,理智就把它驱赶开去。觉得这想法或者这样的做法有些不靠谱,有些不可思议。
然而,想要把这想法轻易地赶走却又没那么容易,反而是这想法一出即占据了上峰,纠缠着他,不愿放过他。好的,好的,不能这样,问题不会那么简单!理智提醒着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