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2013-11-20 09:05:42)
标签:

北大

未名湖畔

秋色

校园

文化

 

   北京的初冬虽然有些寒冷,秋色却依然不愿离去。北大校园里充满着七彩斑驳的景象,蓝天、暖阳辉映,到处还是一派娇美的秋光。林丛掩映中,一泓秋水和一座靓塔进入视线。未名湖和博雅塔在暖冬的蓝天下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未名湖”是那样的娇美,而这个名字, 则是出自国学大师钱穆教授的灵感。“未名”则为“没有名字”。而其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有首诗曾一度在北大流行: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都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北京大学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古迹遗存,包括古碑、石刻、古老的石桥以及过去的老校舍,在整个校园随处可见,学校师生对这些历史遗迹关爱备至。像眼前这样的古老牌坊石门立在这里多年并不需要专门的保护而依然完好如初的古迹遗存比比皆是。耳它们就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它们就是北大的精髓所在,它们也是国学的精灵 ……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未名湖畔的醉人秋色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博雅塔在绚丽的秋色中巍峨耸立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这是著名的未名湖一景:“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其面前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昔日的翻尾石鱼遗存,在未名湖绚丽的秋色中显得无限的精美和可爱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翻尾石鱼与博雅塔相映成趣,使北大校园里的秋色更加迷人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钟亭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蔡元培先生铜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李大钊同志铜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这座老校舍前是著名教育家陈岱孙的塑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燕园小路一侧是也是老校舍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银杏落叶铺满了北大中国人学学会的院落,使院落里变得更加美丽和清净。其右侧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塑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苏格拉底塑像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暮霭光耀下的北大老校舍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  有三个孔的老桥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实拍北大未名湖畔的最后秋色【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