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2010-02-18 11:17:49)
标签:
校园 |
分类: 议论 |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儒勒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我早在以前就已经看过了,不就是作者想象着到海底漫游吗,看她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可是当我发现初二的语文书上居然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这几天,我重新翻开了这本我看来是幼稚的《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写的是一位教授受邀去捕捉海怪,船被击沉后落入了“海怪”里面,才发现它其实是潜水艇“鹦鹉螺号”,就这样尼摩船长带着教授他们一行三人周游世界,途中他们看到了奇妙的海底珊瑚奇观,穿过了不为人知的阿拉伯海底隧道,找到了神秘的宝藏,登上了南极大陆。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教授发现尼摩船长的国家其实是被别的国家灭亡的,他们逃到了这艘艇上,立誓要报仇。最终他们一行三人终于在一次大漩涡中逃了出来,鹦鹉螺号从此就这样消失了。
现在想想这些故事是可以想象的,这就是为什么以前我没有觉得这本书特别出奇了。可是当我翻到作者资料的时候,发现它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其实是一个十九世纪初期出生的人,在那个时候可是电灯都没有的,更别提潜水艇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想象出这样的故事这可谓不简单。然而就在这本书的引领下,仅仅在《海底两万里》出版二十五年之后人们终于发明了真正的潜水艇,可见这本书对社会科学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本书同样也塑造出了尼摩船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十分勇敢坚强的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身先士卒挑战极限。书中写到的“复仇计划”这一章写出了尼摩船长与他的船员充满了仇恨,对毁灭自己家园的敌人们充满了仇恨,他们也同样痛恨着陆地,痛恨社会上的一切,这样便加强了教授离开船的决心。但是我却读出他其实是一个十分有感情的人,而不是别人想的“冷血动物”,而是充满热血的一个战士,他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他对别人的攻击也仅仅是对国家灭亡的愤慨之情,他其实也是作者儒勒凡尔纳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中反抗压迫的战士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殖民主义的反对。这本书写尼摩船长其实还有告诫大家的意思,作者想要告诫大家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就像双刃剑,当科学发展到我们发明新的一样事物时,他有可能不仅仅是人们的初衷了。当人们发明火药的时候,大家想到的不是节日而是战争,当人们研究细菌的时候,大家想到的不是治疗而是生化武器,凡是最新的发明都是为人类战争造福的。其实儒勒凡尔纳早在几百年前就料到了这些,他是那么希望人们去停止战争,不要滥用武器。以当时政府的角度来看,尼摩船长就是所谓的“坏人”,他们利用了潜水艇”鹦鹉螺号“在做“坏事”。他所想生活的社会其实是不分什么“好人“还是”坏人“的,大家都和和睦睦地相处着,这才是他的初衷,人们的初衷。
这就是我这次读出的新的东西,总结下来,发现比以前略略地读收获大了许多,这本书在我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幻想小说了,他已经成为了一本时代的写照,这本书抨击了那些社会的黑暗,也写出了一些人们勇敢智慧的本性,让人感慨万分。时代因为这本书而进步,我相信只要这个社会上有像儒勒凡尔纳一样充满科学和幻想的人,它就一定会进步的,这本书令人受益匪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