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及区别

(2014-01-15 22:01:46)
标签:

分类: 随笔评论

                   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及区别

 

 

     分行诗就是通常说的新诗或现代诗。新诗的历史已有百年,再说它新,显然不符合亊实;说是现代,也不恰当,再过M年代,它还是现代吗?故只能暂以分行诗命名。分行诗是自由体,不同于有严格韵律限制的唐诗宋词元曲,是-种无固定"范式"可依,亦无"公约"可求的分行排列。于是,以诗意表达的分行形式排列出来的文字,尊称为分行诗。而散文诗与分行诗均是诗的范畴,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其本质都是诗性,以语造境,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基本-致:什么意象丶通感丶象征丶暗喻丶叙述丶抒情丶语言陌生化,不管在分行诗文本,还是在散文诗文本,随处可以发现,没有哪种手法为各自独有。但散文诗不是分行排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的,故具有散文的形态。从外形看,这是两者的不同,也是区别的特征。

    并非所有用分行排列出来的文字都是诗。是不是诗,主要取决于两点:其-,诗性的语言表达;其二,点与点的跳跃。

请看下面引用的例子<<黑牛孕妇>>---------

 

紧张的黑牛。在雷声里沐浴

乌云低垂。乌云仿佛是一块抹布

擦拭雷声的皱褶。怀孕的黑牛

此刻就像站在-幅油画上

这凝重的一幕,很快就风吹散

-滴雨未落,场景抟换到画布外

在远处,在高岗上

在雷声布下的皱褶里

黑牛。是黑牛制止了闪电

-场温和的政变,顺从的美德

演变为掠夺。黑牛孕妇

浑身抖动黑色的光泽

黑亮的脊背,黑亮的乳房

使落日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

 

                 (摘录自<<2013中国诗歌年选>>,作者广子,247)

 

它除了分行之外,语言组合的意象是诗性的呈现,整体的结构,从外到里,充盈着厚实的诗质,字与词之间并非直线连接,而是从-个意象(乌云低垂)跳跃到另-个意象(擦拭雷声的皱褶),中间留空,让人产生联想。这是典型的诗的结构,属分行诗。

 

那么,怎样的文字结构,才算是散文诗的呢?请看下面的"范式"<<雨,悄悄地降落>>--------

 

雨站在云端之上,看到了自己的请求,雷电载着它水润的梦想。

它的心中泪水盘旋,在天地、农历间漫滤行走,然后,像花蕾一样,展开朵瓣。

幸福迎面而来,语速平和,惊讶于粒粒草籽的幸运,有蜜蜂的味道。

 

 

每一只鹅都在欢呼,雨对于它们来说,是或飞或飘的春晖,欣欣向荣的财富。

柳笛坐在春之梢头上高歌,直唱得清越入髓宛若天音,心生秋千、燕子、小小的春。最后一只困居的鸟雀啊,张开所有毛孔,忽然有了一种要融化的感觉。

水一样的温暖,从空中舞来,在所有弥扬起来的穿透中盛开,找不回月光。

在这个雨外莅临之夜,泥土眼中,农夫心里,如释重负。

另一种隐忧,却把岁月的芬芳忧虑洒遍田野,一如长河.......

 

                         (摘录自<<2013年中国散文诗精选>>,作者栾承舟,089页)

 

通过阅读,发现它是用散文的形式写的,"而从遣词丶造句,到布局丶谋篇,却无-不是诗"(徐成淼语)。况且是线与线的连接,因而有散文的意味,但内核仍然是诗性的。

其实,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关系复杂微妙,皆因在于有血缘之亲,两者的差别在毫厘之间,要厘清且区别开来,确实不那么容易。

如泉子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相等的>>

 

所有的生命都是相等的

那些为生与死所标识的存在

那些疯长着的野草,那怒放的红色的或白色的花,那生长的树

那在花蕊上品尝着阳光的甘甜的蜜蜂

那时而将自己隐藏在树枝的深处

时而用啼鸣装点它在天空中画下的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圆弧的飞鸟

是一个用你我所不熟悉的语言在说话的诗人

那用唯一的一声啼哭说完了你-辈子孤独的夭折的婴孩

那终将由必然与无数而相同的死得以完成的你

那从时间与大海的深处绵延向更远处的青山

那用星星来俯视我们与宇宙的,一个被我们誉为不朽的人

而你知道,要真正理解两个相同的端点之间的所有直线都是相等的

这样浅显易见的秘密,是多么的艰难

 

              (摘录自<<2013中国诗歌年选>>163)

 

此诗具有散文的形态,没有点与点的跳跃,而是线与线的连接,说是散文诗亦可,但从语言的节奏及排列方式看,显然是诗的。遇到此类作品,笔者觉得较难区分是散文诗还是分行诗。原因是分行诗与散文诗的特点它都具有,属于阴阳两性。这类作品在诗坛上大量存在,若说其是散文诗,写诗慬诗的不认可;说是分行诗,它又有散文诗的特征。

 

当下诗坛,有些作者明明写出的是分行诗,却标明散文诗。其实是误导读者及初学者,让人误认为分行诗就是散文诗。如堆雪的<<远山>>

 

你是我睡着了

不再反抗的样子

 

是我爱着的少女  睡着了

呼吸与呼吸之间  微微弯曲的那部分

 

是村庄深处漂满枯叶的溪水

河边石头上  此起彼伏的捣衣声

 

是太阳和月亮  把长长的地平线当做跳绳

用力地甩起来的欢声笑语的  往昔

 

多么温暖的比喻  远山

在你的注视下  多少拥抱抽象成了风

 

           (摘录自<<2013年中国散文诗精选>>116)

 

造成这样结果,或许受这样的-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有关:分不分行无所谓,就是分了行,亦是散文诗。其实,鉴别散文诗的直接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形"与"神"兼备。"形"意指散文的形态,"神"意喻诗的内核。若"形"不在,"神"不似,非散文诗也。

一个作者写出的文本,必须知道是什么,弄成不伦不类,就不成其为散文诗了。但弄出的文本是诗的,不分行,也是诗。

孙淮田的<<冬日,辽阔的原野>>就是分行诗。请看-----------

 

树木褪尽似锦繁华 ,大地浑厚,  

呈现辽阔的胸廊。隔着一条河流 ,远远的三五个人。 

 

在果园里晃动 ,比落下的麻雀还小 ,叽叽喳喳的村姑在修剪果枝。天空倾斜无云 ,偶尔的笑声传递过来...... 

河水静静流淌 , 悄悄运走草木与泥沙 .......

寂静的空旷里,鱼在游动具体的回应,阳光里银刀一闪。

 

又瞬间消失的,几粒村姑,带走了我一个美好的上午时光。  

除此之外 ,原野空无一人。

 

                (摘录自<<2013年中国当代散文诗>>,226页)

 

适当地换成分行方式,可变为-------

 

树木褪尽似锦繁华 

大地浑厚  呈现辽阔的胸廊 

隔着一条河流   远远的三五个人 

 

在果园里晃动  比落下的麻雀还小 

叽叽喳喳的村姑在修剪果枝 天空倾斜无云 

偶尔的笑声传递过来 

 

河水静静流淌  悄悄运走草木与泥沙 

寂静的空旷里  鱼在游动具体的回应  

阳光里银刀一闪

 

又瞬间消失的  几粒村姑

带走了我一个美好的上午时光  除此之外 

原野空无一人

 

通过这样的分行排列,证明它的内核及谋篇布局是诗质的,即使它稍改变动成散文的形态,仍然不足作为散文诗。因此,衡量一章作品是否是散文诗,不能仅从形式(外形)上考虑或从局部上决定,而应该从整体布局或结构上出发,作出合理的判断。

要使散文诗独立发展,在诗坛拥有崇高的地位,散文诗作者不但要重视散文诗创作,而且要创作出经典的过得硬的文本,这样才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得到大家认可。否则,以分行诗当作散文诗,或弄成不伦不类,那么,会把散文诗的创作路子,引向岐途。

 

综上所述,结合笔者三十年创作散文诗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分行诗与散文诗的区别是-------

1.文字排列形式不同。

    简单说,诗是分行的,而散文诗不分行,用散文的形式诗写。

2.结构布局不同。

    分行诗的情绪是点与点的跳跃,而散文诗的情绪是线与线的连接。前者产生宽阔的留白空间,表达的意象具有跳层感;而后者则是线性结构,把文字有机地像流水一样灌注下去,很有连贯性,不具有跳跃的幅度,摄入物事的细节描述,更为自由灵活地表达。

 

                                 2014.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