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一一》或《yiyi》英文名《a one and a two

标签:
文化 |
《YIYI》
平淡,没有忠贞的爱情,真诚的友情,暴烈的愤怒,也没有断肠的悲伤;
孤独,只有孤独,尽管身边不缺少热情的合作伙伴,喧闹的聚会,一起搞恶作剧的小朋友,甚至还有一个短期的恋人;
NJ的老婆是孤独的,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庭生活,紧张忙碌后的反省,感慨自己平庸的生活,也许只有信仰才能平静她的心;
173分钟,漫长的173分钟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点上几只烟,我沉默着,不想说话,孤独的品味着这壶淡淡的,回味无穷的下午茶。
《一一》以一种非常细致、有条不紊的步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它的题旨是生命,意味着对一生命途的反思。
这是一则很普通但很美丽的寓言故事,同时也是一篇高水准的社会学宝典,它以一种温柔的笔触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常态与变调“一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权威的《巴黎世界报》对《一一》相当推崇,赞扬导演杨德昌以社会写真的手法,忠诚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个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及无奈孤独,认为影片“以敏锐而温热的镜头进行社会心理分析,为社会百态及人性的枷锁做见证”。
杨德昌以往的电影经常表现一种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以及理想必然破灭的痛苦,而在《一一》里,这种痛苦转变成一种思辨的力量,它反映了一个人从纯真到怀疑再到睿智的过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生命,描述生命跨越的各个阶段,身为作者,我认为一切复杂的情节,说到底都是简单的。”或许这也是杨德昌自己心路历程的一种写照。
台词欣赏:
“婆婆,我一直不跟你讲话,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而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觉得我现在很想对他说:我也老了……
”
这个小家伙,总是拍大人们的背影,然后给他们看照片,说,你们看不见,我帮你们看啊。杨德昌是个人物,我不得不承认。
现在看看这段话,还是忍不住哽咽。
人物介绍:
杨德昌,1947年生,广东梅县人。1949年随父母迁台,小学时常随父亲看电影,迷过国语片,但后来失望;酷爱漫画,深受其中对人性光辉的信念及悲剧结局中对人性肯定的影响,中学时自编自画的漫画故事在班上传阅。1965年,入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1970年赴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电脑硕士毕业后到南加大学习电影课程,并从德国新电影得到很大启示――尤其沃纳-赫尔措格给予其重大影响。因为他证明精彩的电影可以一个人做而不必倚赖巨大投资。在美国做过七年电脑工程师。1981年回台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成为台湾新电影作者中,对城市中产阶级及都市新兴文化的道德省思者与智性思辨家。他将西方电影理论与中国传统电影美学相结合,创造有鲜明台湾乡土特色的民族电影。散点结构与开放式结尾,突破东方人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审美心理,却又不追求新潮电影式的技巧奇特,展现纪实、隽永、朴素的艺术风格。为80年代台湾新电影赢得了世界的荣誉。
1982年 《指望》(《光阴的故事》第二段)35mm∕彩色∕中影公司
1983年 《海滩的一天》 35mm∕彩色∕中影,邵氏∕167分钟。摄影:杜可风、张惠恭 。
1985年金马奖最佳作品、最佳编剧提名
美国休斯敦国际影展评审团推荐金牌奖
第二十八届亚太电影展最佳摄影奖
1985年 《青梅竹马》 35mm∕彩色∕万年青影业∕105分钟。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
1986年 《恐怖分子》 35mm∕彩色∕中影公司∕109分钟
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和第四十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国际影评人奖和英国电影协会最具创意和想象力奖
第3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1991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35mm∕彩色∕中影公司及杨德昌电影公司∕240分钟。
第十三届南特三大洲最佳导演奖
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最佳编剧奖
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第三十八届《电影旬报》电影奖最佳外国导演奖
第四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评审团大奖
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92’新加坡国际早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4年 《独立时代》 35mm∕彩色∕杨德昌电影公司∕127分钟。
第三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最佳作品提名,被评为1994台湾十大华语片之一。
1996年 《麻将》 35mm∕彩色∕原子∕121 分钟。
1996年柏林电影节特别推广奖及
1996年新加坡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年 《YIYI》35mm∕彩色∕台湾、日本。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次佳外语片,次佳影片,次佳导演。
北京时间2007年6月30日下午,同结肠癌斗争了7年的中国台湾第一代新锐导演,在位于美国加州贝弗利山庄的家中病逝,享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