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摹诗奇谈

(2021-01-02 21:03:26)
标签:

超时空诗话

文化

分类: 科幻小说;美学理论、诗话

摹诗奇谈

科幻小说《地球上的巨堡》之番外篇

 

   ---拙作科幻小说《地球上的巨堡》有段时日未更新了。鉴于某种原因,以后暂且不在本博客更新了。今后,本博客只发一些番外篇。倒是摹写诗歌一直在进行之中,且摹写的对象还在扩大。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的观点,请读者睁一眼闭一只眼,当作科幻小说看吧。

 摹诗奇谈


由于长时间的摹写各色人等的诗作,使我对诗歌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感知。所摹写的每一首诗,尤其是集中摹写的一些个作者,都是未来时空与我有交集或有很深缘分的人。这些人中,我能看出来你们在未来时空的角色或者作用,相信当你们心无旁骛地写诗时,可以感受到一股来自超时空的念力在推动你心里的能量寻找造境的入口。

从跨越时空的角度看待诗歌,诗歌乃是意识营造情境的初始码。有人会说,不对!意识营造情境没有比影视作品更直接的。问:古代有影视作品吗?答:古代也有演剧呀!问:远古呢?答:有巫祝呀!问:文字未有之前呢?(远古、古代识文断字的本就是极少数和少数人。)答:有指示会意用的指手画脚和喃喃自语啊。可见所有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发轫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外在的器官。人类的远古往往昭示着人类的未来。我过去反复提及的未来诗歌样式,其实就是人的所有感官共同享受或者说是欣赏的情境艺术。届时,艺术完全被量子运算的智脑所承包。过去以来,人的意识营造情境成就过各种艺术。而将来所有艺术统合体指向的,就是意识所营造、整合的情境艺术。诗歌作为曾经保留下来的短文字符号,相较于其他各类艺术形式比较容易生成初始代码,进而可以衍生出浩瀚庞杂的代码式情境艺术体。这样的代码整合对人类而言,枯燥繁琐且毫无美感,只能由高级智脑来完成。

回到我的摹写感受,对于所摹写的对象,我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即:情思类诗人、情节类诗人、情采类诗人、情韵类诗人和情致类诗人。先撇除一个“情”字不谈。情思类注重思想性,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对于体现诗歌的时代性特别重要。情节类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散文诗、叙事诗等等都在其中,这对于表现人类历史文化极其重要。情采类追求艺术感受,仿佛要在人的天性中发掘出“纯艺术”来,当然也是对文字情感和想象处理结合的较好的一类人。情韵类诗人,大抵是人类社会高级文明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诗词无疑达到了顶峰。而情致类诗人,又是情韵类诗人的升级版,将思想、典故、寓意、想象、文采、形式、音韵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目前,我知道就只有中国的五位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

摹诗奇谈

说说诗歌的“情”吧。我以为无情不诗。从情思来讲,如果光有思想,絮絮叨叨的写下来,那是报告。尽管不少人用各种诗歌的句式来写作,还是报告。因为少了报告的事例分析和数据支持,那还是一篇毫无价值的报告。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用作战场动员鼓劲的“口号诗”,因其特殊的情形和场景,功用却很明显。以情节而论,描写的生动传神或细腻感人,皆是用情御文的结果。至于情采,其实就是观察情感的角度和想象力的结合,本质上属于修辞技巧的范畴。情韵对于汉字的写作尤其重要,这方面,中华古代文人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大量诗词歌赋!而现当代诗人,尤其需要重视。再一次不客气的讲,现代自由诗体就是汉语中的“跛脚诗歌”!且不说,形式美与音韵美不能企及古体诗词,就是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也不在一个层面上!说“跛脚诗歌”已然是最好的评价了,其实,在未来诗歌样式的审视下,现代所谓的自由诗就如同垃圾一般的存在!

为什么说现当代大多数的自由诗就如同垃圾一般呢?因为,绝大多数自由诗不是将情思、情节、情彩或情韵设定为写作的入口,而是将自我的情绪宣泄当做入口。这样的一堆情绪呕吐物不是垃圾是什么?情绪的宣泄表现在,一是这类诗歌长期不变的徘徊在某种场景下,带着麻木的意识和自我陶醉的恍惚;二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单调、苍白,仅仅把场景描摹当做文采。对于诗歌的通感异常迟钝;三是无主题的随心所欲的写,写到哪儿算哪儿,写的往往比大白话还要难看、难读、难懂!

对于白话诗的这种趋势,前辈白话诗人们早已有了警觉。只不过,当时西学东渐,许多前辈诗人试图通过引进西方十四行诗来改造汉语诗的格律,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从中却探索出了一种至今尚未成熟的白话诗体,新格律诗体。有人称为:格律新诗体。对于格律新诗体的提法,我现在不认同。很清楚新诗的格律化过程远未完成,虽然可以拼凑出几种样式,但无论从音韵、音步,还是音调上,尚未达到古体绝律和词曲一般的高度。再者,在新诗自由化的强大惯性面前,大量情韵类的诗人短期内难以出现。所以,现阶段我以“新格律诗体”名之,意在逐步完善“新格律”,可惜,本人才疏学浅,难以实现。

完善新诗的格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时间的长河中观之,未来诗样的初始码一定是从古体诗词和现代新格律诗中提取的。现代自由体诗歌,一定要先经过格律化的改造才能剔除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散漫,尤其是弥补韵律上的缺陷。这也是我运用至今尚在探索之中的新格律诗体和古体诗词大量摹写自由诗的目的之一。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保有开放、吸纳、交融、创造的能量。一个人的阅历、眼光和精力始终是有限的,长时期的孤芳自赏,灵感之源终会枯竭,江郎才尽不可避免。与其迷信自己是天纵之才,不如学蜜蜂采撷诗歌花海之粉,且授且酿,何其乐哉!

摹诗奇谈
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