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验收的基本程序和鉴定的主要内容

(2013-11-24 20:18:53)
标签:

课题验收

基本程序

鉴定报告

教育

分类: 专业文章

文/安徽省来安中学  朱述山 

 

 

【编者按】2013927日,在滁州市教育局组织、滁州市教研室郭仕荣主任率领下,由滁州市教研室郭仕荣主任、滁州市实验中学陈元湘主任、滁州市乌衣中学张为民校长、来安中学朱述山老师组成课题验收专家组,对滁州中学杨少林校长、滁州市教研室历史兼职教研员滁州二中教科室林桂平主任申请的省级课题《基于“同课异构”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进行结题验收。就验收的基本程序和鉴定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并兼谈对课题验收的主要鉴定(课题结题证书已下)。

http://s13/mw690/001E3zcbgy6EtDtDcte3c&690

验收专家组(左起):来安中学朱述山老师、滁州乌衣中学张为民校长、滁州二中高华文校长、滁州市教研室曹太飞主任、滁州市教研室郭仕荣主任、滁州实验中学陈元湘主任(照片来源:林桂平主任博客)
 

一、课题验收的基本程序

1、课题验收组成员先对课题结题材料汇编进行认真阅读并提出初步意见,在统一认识、统一意见后,制定了详备的验收程序,在规定的验收流程下,进行有序的操作。

2、验收组成员细心的听取参与课题人员的授课及评课:课题研究一般是集体研究活动,对于主要参与人员的活动,在汇报课题时必须展示,验收组成员给予评议。

3、听取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的专项汇报:课题研究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课题负责人的专项汇报,也体现了较为复杂的统筹过程和研究历程,应该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4、验收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和流程的逐一核查:这是课题验收的最为主要的环节,了解课题真实性与可靠性的主要手段。

5、对参与研究的学生老师进行实地走访:这是对于课题材料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直接论证过程,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课题研究,更是不可缺失的环节。

6、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负责人的介绍:课题研究是十分庞杂的过程,单位的支持尤其是物质的支持,往往关系到课题能否如期结题的绝对性保障,单位对于课题研究的态度往往决定课题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7、验收组成员意见的个别反馈和集体交换:由于课题研究内容的庞杂性,验收组成员在各自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复议与决议,保障课题意见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8、撰写课题验收的鉴定报告书:虽然是课题验收的扫尾环节,但是涉及到课题能否得到验收的最后流程,在内容的完备上和深度上要给予客观的评价。

二、鉴定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兼对该课题的鉴定)。

1、课题研究的背景是适合国家教育发展理念的。课题研究是在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提出的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背景下申请的。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实验逐步推广、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不断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展开。

2、课题研究主旨是鲜明的。整合区域间主要是立足滁州市的校际优质资源,开展联合教科研,给一线教师搭建“面对面”地交流机会。课题研究视野也定位在被称为“教育的主阵地”的课堂,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同时又以“同课异构”和“有效教学”理论为引领,理论性也比较高。

3、课题研究的立意是明确的。同课异构,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这里的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特别地,这里的,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

4、课题的参与面广且分工明确:由滁州中学和滁州市第二中学牵头、滁州市全椒县教育局教研室、凤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来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天长中学、凤阳中学、全椒中学、凤阳县大庙中学、琅琊区教育局教研室、定远中学、明光市第二中学、全椒县襄河中学、全椒县武岗中学、来安三中、滁州三中、凤阳县武店中学、凤阳三中、凤阳县枣巷中学、凤阳县大溪河中学、凤阳县官沟中学、凤阳县武店初中等22家单位联合承担,11个研究小组,近百名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研员共同参与了研究,有初中历史教学,也有高中历史教学,也有历史教育教研的内容。规模是庞大的,实力是雄厚的。

5、课题研究成果是卓有成效的:有学生成绩的调查,有教师成就的具体数据,有学校教育教研总体工作的提升,仅仅是教师的专项成长就有:论文(教学设计、案例等)获市一等奖17篇次、市二等奖25篇次、市三等奖36篇次;省一等奖3篇次、省二等奖5篇次、省三等奖8篇次;课堂教学竞赛(优质课等)获市一等奖11人次、市二等奖10人次、市三等奖10人次;省一等奖1人次、省二等奖3人次、省三等奖2人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

6、课题研究的内容也是很广泛实用的,新颖而独特的,结合学校、社会、学生实际情况。①“同课异构”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要素和备课模式研究;② “同课异构”理论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③ “同课异构”理论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构建;④基于“同课异构”的中学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与传统的实现中学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的比较研究。

7、课题研究过程是按步骤、按计划、按时完成。且计划是翔实有序的:①坚持“同课异构”教研日制度,规定了“三定三有”的教研活动。②组建“同课异构”教研指导专家队伍。③构建“同课异构”教研网络平台。④“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专题化,即各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地围绕教学问题和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⑤开展校内、校际、片际、城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⑦建立“同课异构”教研激励机制,每学年评出校、市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

8、课题研究资料真实、翔实,汇集了不同时期的《问卷调查材料集》、《课例汇编》(上、中、下三册,共收入72个典型课例)、《结题成果汇编》(上、中、下三册,收入研究论文179篇)、《课题组重大活动材料汇编》和《研究成果运用与推广材料汇编》,既有原始的会议组织材料和听评课教师原始发言记录,又有各级各类的单位相关文件佐证。同时验收组成员还认为,本课题收集了大量的一些原始资料、原始图片和原始文件尤其体现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9、就材料来看,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是可能的也必将是有效的。既有理论引领,也有教学的具体范例,且涉及了滁州市主要的单位、学校和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教师,也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10、对课题推广性的督查机制:课题的研究最终目的是应用:能够将课题的成果特别是教学示例得到推广。同课异构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能否取得课堂有效性这一目的,特别是滁州市历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还有待于课题成果的推广和督查,从这一点来说,课题验收工作才刚刚开始,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http://s1/mw690/001E3zcbzy6M0hczejm70&690
   课题验收后,课题验收专家组成员与课题组主要负责人(本课题涉及滁州市八个县市区)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