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11月24日)
今天就要出院了。遥爹依然是要到下午探视时间过来。因为办理出生纸的时间是在下午。昨天晚上遥爹和我终于敲定娃娃的大名,包括中文名外文名,小名反正不用上文件,回家再说。
按照他们老孙家家族的辈分,是“代”字辈,觉得这个代字没什么意涵,既然是山东人,干脆就用泰山的“岱”,这样三个字就解决两个字了,自己只用取一个字就可以了。只是按规矩取的名字中不能有字甚至音与家族中其他人相同,这就费劲了,似乎我们想到的字基本都被亲戚用到了。后来找到“熙”,家里人说好象没被用过,就是它了。读音是平音,意思也有繁荣兴旺之意。就这么定了。英文名就叫“David”。
中午时给娃娃做脑部扫描和听力筛查。跟着护工乘电梯去扫描室和筛查室。做扫描的医生正是给娃娃办接种卡的葡国医生,听力筛查的也是葡国医生。她们也可以说英语,不过说的很慢。做听力筛查时因为把耳塞塞进娃娃耳朵,娃娃觉得不适老动弹,所以有一只耳朵的信号老是传输中断,医生就把娃娃的小拳头往他嘴里送,想让他安静下来,还是不行,最后建议我给他喂奶才算完成了测试。
发现山顶医院是有个多元的人员构成结构的。作为葡人统治时期的政府医院,医院的主力技术资源应该都是来自葡人,所以核心部门也还是主要由葡人把守,只是在劳动力密集型的护士护理以及大量要去当地华人沟通的一些部门有大量的澳门当地员工。此外随着回归后内地不少医生也来澳门就业,所以在医生中也有不少内地背景的人。
下午一点多遥爹和大姑姐一起来接我们。大姑姐和婆婆是昨天从山东到的澳门。办理好出生纸申请(出生纸还要等两天后才能来取),值班的女保安过来帮娃娃煎掉脚上的感应环和记录我床位和名字的纸环。大人小孩换上自己的衣服,和邻床告了别,右床因为还有炎症当时去做什么检查去了,左床还在为她的事发愁,我们给她留了电话,约她有事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出产区门和出医院门时分别都有保安来询问我的名字和床位号,准确无误就微笑地和我们说“BYE
BYE“。
让让回家了。让让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