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7--21军后代浙东南红色之旅(第四站温岭烈士陵园)

标签:
浙江浙东南红色之旅温岭江厦殉难事件 |
分类: 旅游 |


1949年的11月19日早晨6时许,一艘满载着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刚刚从温州招来参军的医校学员,部队伤病员,随军家属及支前海员民工等360余的“航8号”汽轮,经过温岭江厦洋面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和轮番扫射,船上护送的解放军战上临危不惧,坚持对空战斗,最后汽轮中弹绕毁,船上人员大部遇难,仅有40余人生还,史称“江厦殉难事件”。

感谢温岭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克服了很种种困难才帮我们找到了当时的遇难地,因为原来的大海港口为了建发电站,已填海建坝了。当陪同村干部问我们有烈士陵园为什么还要到发生地来呢?后代们回答的好:因为当时只有119位烈士知道他们的姓名,40余人幸存者。我们还有200多名不知姓名的叔叔阿姨在这大海里呢,今天我们也要看他们啊!叔叔阿姨我们来晚了,我们来看你们了!


我们面向大海开始了祭祀活动


向烈士们敬撒鲜花。



一滴滴热泪,一声声鸣咽,一朵朵菊花,献给江夏的烈士们!虽无血脉相连,却是我们心心念念的亲人!我们来看您们了!如今盛世,己如千千万万光烈所願!安息吧,虽然多数烈士的生命凋谢在如花之年,但你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心疼的看着那一个个年轻的名字,万分感慨!(彭进平)


江厦惨案发生地。七十年沧海桑田,当年的港口已经荒草萋萋,难以找寻确切的点位。欣慰的是那些黄色的野雏菊每年默默的为他们开放!在这里,我们为那些找不到遗骸的烈士撒花祭奠!叔叔阿姨我们来晚了!(史卡嘉)



向在这里遇难的前辈敬礼!




温岭烈士陵园位于温岭市太平街道瓦屿山南麓,占地30余亩,陵园始建于1958年,先后于1963年、1974年和2008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扩建和改建。





陵园以主墓道为中轴线,自南向北有门庭、和平广场、瞻仰台、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塔。



烈士纪念塔耸立于瓦屿山最高端,顶饰红星,塔身正面有伟大领袖毛主席题字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其他各面分别镌刻着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的亲笔题词。塔后方有石质纪念亭。陵园内苍松似海,翠竹成林,绿树常青 ,素花点缀,显得格外地庄重而肃穆。
温岭烈士陵园烈士碑上刻的碑文是毛主席的亲笔题字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陵园内共安放着320位烈士遗骨,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江厦殉难烈士,共119名。194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护士训练班,从温州赴舟山前线。次日清晨船经本县江厦港,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飞机轮番轰炸扫射。船上指战员临危不惧,坚持战斗,最后军船起火,人员惨重伤亡。死难者初葬于江厦乡沿盘村,1963年移葬于烈士陵园。
第二部分为解放积谷山岛牺牲的烈士,共62名烈士。温岭解放后,大陆溃败的国民党军队残部,盘踞积谷山岛,以大陈岛为后盾,袭扰沿海居民,阴截海上交通。195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0080部队奉令攻击该岛,经激烈战斗,全歼岛上守敌。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初葬于松门礁山,1963年移葬于烈士陵园。
第三部分为建国前对敌斗争,建国后参加海防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共140名。他们中有党的地下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革命干部。
这里躺着119位21军63师卫训队的烈士,他们用自鲜活的生命谱写一曲不朽的歌。
江夏殉难烈士之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