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旅游(六)-中国远征军国殇墓园

标签:
云南腾冲市远征军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 |
分类: 旅游 |

滇西抗战纪念馆



国殇墓园内雕塑,全民皆兵,少年也上战场。

1944年8月2日,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但是日军盘踞腾冲两年多在城内修筑了重点堡垒30余座,各街巷堡垒星罗棋布,战壕四通八达,整个腾冲城已成一座庞大而坚固的堡垒。日军依靠防御工事和街道、民房疯狂抵抗。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大小战斗80余次,至1944年9月14日,城内零星之敌被肃清,腾冲完全收复。敌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6000余人全部被歼,我军亦阵亡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阵亡将士19名。由于战斗惨烈,这次战役被历史学家称为“焦土抗战”。

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如20集团军会战概要所言:“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国殇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 7日,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通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古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台阶档土墙,沿坡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忠烈祠为重檐敬山式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捐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卦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群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何援章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 等碑记。
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
忠烈祠为重檐敬山式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捐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手书的“忠烈祠”匾额。
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