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中还有一个重的维度

(2011-03-19 16:46:13)
标签:

清明

入殓师

文化

分类: 导演手记

大部分人总是忌讳正面谈起死亡,觉得这是晦气,好像不谈就不会面对一般,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生命终结、直面死亡的那一天。人从出生,成长,到正当年,衰老,直至死亡,都是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印刻着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痕迹,其中,也包括死亡。生命之所以充满意义,就是因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个体生命都趋于无限,整个人类就是一群永恒荒谬的爬虫。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刺激着我们去热爱美好的事物。

 

2009年,一部《入殓师》不仅仅在电影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勾动了人们心底那根最脆弱的弦。影片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着围绕在逝者周围充满爱意的人们。

 

性格懦弱,总是怯生生的小林君,在走进死者的家中的时候,也是被人指责为赚死人钱的。但当他手温柔地握着死者的双手,抚摸过他们的脸颊,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为老奶奶穿上丝袜,为儿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失去亲人的人们,知道他们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值得信任的人。 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还以死者尊严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 直至那一刻,许多人才忽然间明白死亡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小林君在处理完那具高度腐烂的尸体之后难以遏止恶心,用力的搓澡,疯狂地亲吻抚摸妻子,而妻子也在这一刻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人类真实的情感独白,对死亡的直面和恐惧,恰恰刺激着我们去热爱及奋力追求美好的事物。

 

王小波曾说,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关注,错过的话会很可惜。 

他说的没错,但这只是生命中轻的那个维度,还有重的维度----死亡。死亡意味着腐烂,僵硬,恶心,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去触碰死者,甚至不愿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虽然人人不免一死。但假如人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逃避,这个活人的世界也将难以为继。 

 

所以在此清明将至之际,我们何不收拾下自己浮躁的心情,带着那一份坦然和尊敬之情去祭拜自己已往生的亲朋友人以及先人呢?以下清明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细读了解。同时也为在日本,盈江的人们,但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在千里之外寄托我们的哀思及祝福。

 

 

 

清明节知识点:

时间: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既包含物候变化,又包含风俗活动。

作为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作为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地两者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变成了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节由来典故:晋文公&介之推

 

纪念方式:

扫墓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书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扫墓篇:

清明【宋】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清理和修整,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或到先人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

  

清明节户外活动: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清明户外活动篇:

郊行即事【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节食俗:

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清明正是采食清明螺的最佳时令。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制作芥菜饭、乌稔饭、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清明果等多种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国外有代表性的清明节

530日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日本农历七八月间   日本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1031日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1日法国万灵节。人们除了祭扫先人陵墓,还要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