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演手记(2009年12月13日)

(2010-01-05 21:50:43)
标签:

导演

天天向上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娱乐

分类: 导演手记

                                  工作手记(节选)
                           2009年12月13日

导演手记(2009年12月13日)

  
在前天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以北。

   为了挑选机器人,我们必须在将近零下20度的气温里飞到哈尔滨。这对于一个如我这般惯如南方气候的人,实是内心挣扎了很久才平静如斯地决定去一趟,然后暗暗算计要带多少毛衣裤袜同行。

    一下飞机旋即有冻骨的寒气四面八方涌入空中通道欢迎我们,我不得不迅速而又下意识地礼尚往来如跺脚搓手抖擞精神来回应。在冰天雪地的高速公路上,我蜷缩在后座,听着前座的豆豆搓手和旁边肖迟的哆嗦,坐着汽车缓慢地向斜阳里驶去。

   下午四点,哈尔滨市区已经接近夜幕降临。

   每一个导演心中都会有一座城。

   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吕克贝松的巴黎、小津安二郎的东京、杨德昌的台北、王家卫的上海、杜琪峰的香港。我也不免俗地心中暗暗有座城,只是如仍在暗盒里的胶片还未曝光成像不语不言。

   夜幕下的哈尔滨,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体验:积雪覆盖在巴洛克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建筑上,丝毫不介意风格的不同;各式的楼房透亮着灯光,寒气晶莹;枯树在寒风中静静矗立,不曾为行人抵挡多少冰雪;缓慢如织的车流冒着团团的尾气,与街边食店的腾腾热气相得益彰;看着路边的行人踏走在雪地里,仿若听见嘎嘎的声音。

   我们的车缓缓走上高架桥。桥下白雪皑皑,铁路与机车交织错乱,不远处的烟囱冒出的彩色烟雾透露着沧桑,让我立刻想起哈尔滨原来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有着复杂和多元的治理历史,难怪有如此的肌理和质感。

   我不是来拍电影的,也不用给旅游杂志拍图写文,所以还是按下心绪不表,在雪地里迤逦直奔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到门口,就看见校训赫然醒目: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