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2022年2期
(2022-04-12 05:55:16)
标签:
教育情感随笔文化 |
暗恋过“女特务”
文/李良旭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正上中学。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乏味,除了几出样板戏,就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了,精神上很是枯燥和压抑。
那时,学校组织观看了几部描写战争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中,那些国民党女特务妖艳、妩媚,莺声燕语地媚态,让我们这些青涩男孩子看的如痴如醉,心里面,有一种想入非非地羡慕和渴望。
那女特务戴着船行帽,烫着大波浪,一双眼睛眉目传情,走起路来,腰身扭来扭去,说起话来,娇滴滴的。她风情万种地用言语和姿态来勾引张排长,可是,张排长一身正气,严词拒绝,还把女特务骂的狗血喷头。无奈,女特务只好灰溜溜地躲开了。
影片中,那个女特务在我们男孩子心中成为天下最美的女人。我们私下地悄悄地议论着,那女特务长得可真漂亮,那么漂亮的女特务,张排长都不要,可真傻。
班上有一个叫王海的男同学,对那女特务更是想入非非,他在一张纸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我长大了,就找一个像女特务一样的女人当老婆。
这张纸条不知怎么被其他同学看到了,并交给了老师。这下可不得了了,老师汇报到工宣队,工宣队汇报给校长。全校开大会,对王海的丑恶思想和灵魂进行批判,他成了一个肮脏、丑恶的典型。从此,王海走到哪,背后都有人在指指戳戳,甚至传来女同学的讪笑声。就连学校门口摆地摊卖瓜籽的几个老太婆都知道这件事,每当王海从她们小摊前走过,几个老太婆就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个小流氓。
王海感到很苦恼,在学校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好退学了。
那天离开教室,走到门口,王海突然回顾头来,挥起一只拳头,对着全班同学高声地说了句,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像女特务一样的女人当老婆!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是从他心底喷发出来的一种呐喊。说罢,他一转身,坚定地走了。那背影,有一种昂然挺立地孤傲和不甘。
那一刻,全班同学没有发出一丝笑声,仿佛每一个同学心里都被一枚铁锤重重地击打了一下。老师站在讲台上,好长时间没缓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她轻轻地说了句,我们不要受他的思想影响,现在继续上课。
“王海事件”平息了,但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女特务形象,这种想念,不仅没有熄灭,反而越发强烈。如果谁有一张女特务的剧照,更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他的身边总是聚拢着一些人,偷偷传阅着那女特务的剧照,眼睛里放射出兴奋、贪婪的目光。
《英雄虎胆》中那个女特务阿兰,更是让同学爱慕不已。阿兰不仅长的漂亮、性感,而且还会跳伦巴,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舞。随着音乐的节奏,阿兰的腰肢、臀部扭来扭去,让人看了,如痴如醉。
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叫晓霞,同学们暗地里都说她的像女特务阿兰,每当晓霞从同学们身边走过的时候,男同学个个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有一个叫陈强平的男同学,对长得像女特务阿兰的女同学晓霞,更是如痴如醉。他说,将来要是找到一个像“女特务”晓霞一样的人当老婆,自己当牛当马都愿意。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晓霞知道了,她梨花带雨哭着报告了老师,说,同学们在背后都说她长得像女特务阿兰,让她痛苦不堪,无地自容。她边说边抽泣着,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老师在班上严肃地警告同学不要乱说,并为晓霞“平反昭雪”,说晓霞长的一点也不像女特务阿兰,她长得像《海岛女民兵》中的海霞,今后谁也再说晓霞长得像女特务,一个要叫他在全班做深刻地检查,并通知家长。
自从老师在班上宣布晓霞长的像海霞后,晓霞整个人神气多了,走起路来,胸脯挺的高高的。可是,同学们并不认同,在背后还是悄悄地议论,说她长的的确像女特务阿兰。
为了彻底和女特务阿兰的形象告别,晓霞将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剪成齐耳短发,还带了一顶黄军帽,腰上扎了一根宽皮带,这下有了一种英姿飒爽的样子。
陈强平看到晓霞这形象,难过的三天没吃下饭,人也瘦了一大截,整天无精打采的,像个霜打了似的,上课也没了精神。他常常叹息道,身边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长得像“女特务”的人,这下又不见了!真没劲!
那些年,我们心中都暗恋着一个个美丽的女特务,她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性感、美丽的一面。在那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年代里,女特务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一丝亮色、一丝明媚、一丝心动。
现在,有时重温当年的老电影,看到影片中女特务形象,想起当年我们青涩年龄里,心中暗恋着这一个个女特务,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些个女特务今天看来一点也不美,相反却很猥琐、卑劣,散发出一种丑态、恶俗,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