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私募基金与价值投资(3)

(2008-07-31 00:15:02)
标签:

财经

钟兆民: 下面请威驰管理公司韩涛董事长跟分享一下你的心得!

韩涛: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说实话,人太多有点紧张,因为我从来没有在那么
多人面前说过话。我进来的时候,给大家的感觉是这个老头怎么来了?我在电梯里小
朋友看到我,都叫我“爷爷”。当时我的感受就是,做投资是不是太累了,把头发弄白
色了,是不是值得?我现在经常想,我们做投资最终目的是赚钱,赚钱是使自己更快
乐,我自己认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我跟很多证券公司的朋友聊天,都觉得所有的时
间和经历都跟股市联系得太紧密,反而有时候感觉投资是一种负担。
当然这些年起起伏伏做了很多年,香港做了十年,国内我是1990年开始的,应该说一
有股市的时候就开始了,1992年的时候还认识了刘迅、但斌。那个时候上千万的是蛮
有钱的人,现在也有做打工的,我反思,那时候的人如果理性的话,走到今天也会非
常好。为什么会这样?另外我自己的反思,我们虽然说现在有了一点点积累,但这种
生活方式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自己觉得未必是。站在我目前的角度,我不太欣赏
为了赚钱而消耗掉了自己的一切的行为。既能够挣钱又能够快乐,才应该是我追求的
一种目标或者态度,我觉得大家应该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市场,反正我觉得这是我自己
的感受,希望大家都能挣钱,也能够快乐,这是我的愿望。
    至于其他的也没有特别值得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
经验。

钟兆民:你介意不介意把你投资丰田汽车的案例拿出来讲讲?我觉得很经典。

韩涛: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宏观上的研究,不光中国,还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看
看外汇怎么走,铜和铝怎么走。因为以前我投资过一个汽车实业公司,对汽车有点体
会,当时觉得借鉴外面的很多东西对我们现在的投资有很多启发。像日本战后(20世
纪60年代初)来说,他们的产值跟中国差不多,在1960年左右,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
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快就起来了?拿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20世纪50-70年代,美国汽
车市场上都是通用、福特等等,日本车差不多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美国之后为什么一
下子在美国就增长这么快?我想当时一个很大因素就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
的时候日本车最大优势就是省油了。
现在我们面对一个问题,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油价整体趋势一直在往上走。我们就
想,既然历史上出现过高油价导致全球的经济衰退,那么这次经济衰退应该是不可避
免的,如何在高油价的时代有可能回避风险,同时又找到一个投资的机会?我们从宏
观上研究,高油价一定对有些行业有利,对有些行业无利。当时形成了一个基本判
断,整体来说高油价一定会对本田、丰田这类汽车有利,对美国高油耗的汽车来说是
相对负面的(像通用、福特)。基于对未来1—2年的判断,油价会维持在一个高位的前
提下,如何回避风险?所以我在美国市场上买的丰田汽车,客观上说运气真好,2005
年日本的汽车市场大概涨价了40%多,而丰田一路涨,通用的财务状况却非常差,股价
也一路下跌。我们本来并没有拿这些投资赚钱,只想回避全球经济衰退,是一个风险
的投资,结果运气非常好,两头都赚钱了,而且赚得比自己想象的多。像这么一个很
简单的案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把这个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钟兆民:下面有请深圳市安际投资公司的蔡木雄董事长。

但斌:蔡总讲之前我先说两句。我跟蔡总是在中石油的股东大会上碰到的,当时我们
内地去的只有两家,一个是蔡总的,一家就是我们,而且他们每年都去,我不知道他
们的投资是不是比巴菲特早,在平安保险参加股东大会我们又碰到了,我们在港股上
的投资主要部分相当一致。但是他是做实业的人,又不是我们这个圈子里边的。像他
们这样的人才是主流才是市场的基础,我们是冰山上的,他们是冰山下的,自己做一
些企业……

蔡木雄: 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公司,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操作模式,应该是条条道路
通罗马,要掌握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可能是我觉得最深的体会。我自认为不很
聪明,而且我又是一直做实业出身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找一条自己比较容易做的道路
走下去。可能最后在投资上我跟但总有点异曲同工,就是投资应该是投资企业,就像
自己亲自做实业一样,找一个企业自己能够看懂,同时又能够把握的。但是对我来
说,我觉得每个人能够看懂,能够理解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就是找少数几家自
己确实能够理解的,同时也能看得懂的企业,我们作为集中投资的方式去投资他,就
像但总说的学做乌龟,长时间持有他,就像我在做实业一样,时时刻刻关注它、了解
它。我觉得投资本来也是一个需要付出的、需要很勤奋的,经常去了解这家企业的动
向,掌握他的变化各方面。我觉得应该作为一个投资来说,掌握一家企业长期的经营
趋势,是很难的,因为企业本身不断在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觉得还是要
时时刻刻去了解你投资的企业,没有大的变化那是最好的一直持有,不过一旦有风吹
草动还是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适当的进出。但是比较有幸我少数投资的企业一直持
有很长时间,包括中石油我也投资了4、5年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进
步,但是我想如果一家企业如果发生变化,我还是会卖出来的。所以我可能用的这种
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我觉得是比较适合我的。就像我更适合搞实业一样,做企业一样
做投资。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钟兆民:会议快接近尾声是按顺序走的,我交给张志雄来主持,有请张志雄先生。

张志雄: 我觉得杨总今天讲的非常有意思,但您刚才还是太谦虚,没有把自己的更多
感受与大家分享,非常希望您能再谈一谈。

杨骏: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有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摸索到现在。现在的投资
方法是比较适合我性格的,我也很赞同韩先生讲多的,投资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哪个
东西。
    我的方法已经讲过,我本质上是价值投资者,不是我自己判断的,谁就是说明天
涨10倍我也不会买,这是我总结的一条,我本质上还受了很多巴菲特对公司价值和对
行业的分析的影响。
    第二,我把自己的投资方向定义为可选择目标,不能太局限几个行业或工作。比
如在我的投资和对冲基金里面,一年交易大概四、五百支股票,每年的回报都很高,
最少40%-50%以上,好的年成收益更多。但是我发现一个结果就是,全世界的投资方法
和估值方法是一致的,就是价值成长。有一段时间熊市到来的时候,大家不看成长而
看价值,牛市来的时候大家不看价值而看成长。
第三,还有就是全世界的资金流大概有八千亿美金,甚至更多的钱。在转动的过程中
有很多因素会考虑,比如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一个国家经济的复苏,还有行业
的复苏,全球的钱随这些变化而流动,比如前年的钱流到东欧和一些石油国家,包括
巴西,去年的钱流到日本,近来的一些钱急着流动到中国。每年都有几万亿急需找投
资收益。所以我的投资是价值型买入,然后投资型卖出。所以我不认为任何公司都只
有价值,价值是相对的。你说汇丰有价值吗?有价值,现在将近几千亿的市价,如果
你在很久以前买入,持到现在那你是大赢家。现在有些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
买汇丰银行收息,希望有稳定的收入,不希望有波动,希望收息。
一般情况下我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看成长,但不看他现在赚没赚多少钱,我经常发
现资本市场既看成长,也看即时盈利,如果是只看成长不看即时盈利,那就是做私人
股权基金,如果做对冲基金,或即时盈利的钱,既需看成长也要看即时盈利,盈利能
不能跟上节奏。所以说投资方法有很多,我看他们编了很多书,几十种投资方法,每
一种投资方法都有风格,比如O型血的人只持一两支股票。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就看
好张裕葡萄酒,他就天天喝酒,我觉得也没问题。但问题是,有些人觉得还要买点别
的,这跟个人性格不一样。我原来管理一家证券公司,因为证券公司到年底马上要结
算利润,所以对我来说要看很多公司,看它们能不能帮公司赚钱,而把股票抛出来才
叫钱,其他的都不叫钱,所以可能早期的投资经历养成了我的投资习惯,就是要看很
多公司。我们买日本股票、也买美国股票,赚了很多钱。所以投资上的成功的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你的投资风格,看你有没有信心,你喜欢不喜欢,如果你很喜
欢,很喜欢看人家的研究报告,这个公司很有意思就去看一看,这个公司看一看。我
一年至少买500只股票,所以我的投资风格是不太喜欢看很具体的公司。
    国企和民企,有很多瑕疵,但是他一定有一个你看不到的东西能够吸引人,为什
么还要说行业不行呢?为什么有人说可口可乐不行?喝可乐有治糖尿病、高血压。但
是我觉得一旦企业做到这么大的时候,老板肯定比其他人优秀,包括国企和民企,中
石油的老板一定比其他人优秀。包括民企在内,公司从小做到很大的时候一定很多东
西打动你,一定有他的领袖特色。所以说在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接触过程中,你一
定会被他魅力所打动,一旦你被他的魅力所打动,你就爱上他了,就是说你很容易爱
上他。比如一个东西,一个老板能够做到管几万人,几十万人,他有一定的魅力,基
本上在一个小时内有90%的人被打动的,你挑不出他的毛病出来。所以我尽量让下面的
人看,我保持一种心态,因为我随时要卖你,这是我的心态。所以说我形成了一种原
则。
 第二,我认为不仅仅是中国有好东西,其实外面有很多公司做得也很好,不仅仅是国
企之类的。我觉得我的投资风格可能受早期管理公司的经验和即时盈利的影响,后来
慢慢调整,期间也受到一些资料的影响,就慢慢形成这样一种风格。但是我自己感觉
把投资当成一种乐趣。很多人讲有些人只愿意找一个老婆,找完之后一辈子就跟着
她。我认为世界上美女很多,你选择了一个,其他人还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