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建筑文化现状,我归纳了"四远四近",不一定准确,和大家交流。但网上大抄,很多议论并不是我的意思。昨天,有几个媒体主编约我这次发言的文字稿,说可以如实地反映我的观点。我虽然有这个文字稿,但我还是挽谢了。今天看到人民网发了一篇小文,是潜海龙先生在读了11月21日《钱江晚报》A15版的《华西村“金牛”与道德无关》一文,想谈他自己的一点看法。我把这篇小文放在这里。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巡视员徐宗威在首届人居与资源(昆明)论坛上痛批中国建筑文化存在“四远四近”:“四远”, 即中国建筑文化与自然越来越远,与生活越来越远,与民族越来越远,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四近”,即中国建筑文化离官场越来越近,离逐利越来越近,离浮华越来越近,离西化越来越近。在此基础上,徐宗威先生提到“崇尚节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一种美德,但是今天的建筑实践与崇尚节俭越走越远。”于是,他举了华西村的例子:“华西村有钱了,用黄金造了一个金牛,这违背祖宗美德,以耻为荣。用些黄金堆在那里,美吗?”
以上是徐宗威先生昆明演讲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读完新闻,我倒觉得徐先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堕落。如果您去过华西村,或者通过网上的照片比照一下,您也许不难发现华西村的建筑同样存在“四远四近”的问题——“从1层金漆的接待处到60层真金镶嵌的地板,从一吨重的金牛到金会所内使用的黄金碗筷杯碟,大楼无所不用其极”,那栋高328米的摩天大楼堪比皇宫,也许与道德无关,但确实与“崇尚节俭是中国传统文化”相悖,您能说“天下第一村”代表着中国先进的村落文化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