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2009-02-18 19:32:55)
标签:

印文

边款

同道堂

阴刻

白文

青田

文化

分类: 我的收藏

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铜质印章。印文主要由书画家亲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镌刻,他们皆以秦汉六朝古印为宗,创造出个人风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诸家,晚清赵之谦、吴昌硕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家,他们不仅为中国玺印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而对东方邻国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韩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65cm。清宫旧藏

青玉质地,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韩王之玺”四字。印钮琢辟邪神兽,独角巨目,扭首睥睨,两前足踞地,身背后向下倾斜,借势于印材。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太原王玺”玉印,明,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宫旧藏

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
  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两年后,刘武转徙为淮阳王,代地尽归太原王刘参,参号遂易为代王。刘参立17年,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卒,谥为孝王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江夏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2.2cm。清宫旧藏

印白玉质,羊钮。印文字体为篆书,朱文,右上起顺读“江夏王章”四字。印钮为一曲腿侧卧的小羊,意态恬静。印材白玉无瑕,光亮耀目。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宫旧藏8I-Y6K

印白玉质,瓦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南康王章”四字。印钮为弧拱形覆瓦状,宽与印台等齐,瓦面满琢精美的勾莲纹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白发向人羞折腰”石章,明末,汪泓篆刻,印面3.8×3.0cm,通高5.8cm

石章白寿山石制,长方形,童子牧牛纽,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白发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阴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天启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
)之意。整体布局均匀,印文力求对称,密而不繁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石章,清中期,长6.1cm,宽4.1cm,通高6.5cm,重235g

印田黄石制,随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时新,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七言诗一首。题款阳刻篆书体“秋江待渡”。  由于田黄石珍贵难得,故在章料的雕饰上往往用其原形,尽量避免石材的损耗,根据石材进行“巧雕”,巧妙地运用田黄石与外层皮色,使图案层次明晰。此件“秋江待渡”的石章,一侧为一老者拄杖待舟于岸,随身小童招手呼舟,梢公撑一叶扁舟前来,岸上秋木萧萧,天空中寒鸦归林,一派秋韵野渡的意境。另一侧表现一长者头戴毡笠,拥裘,策蹇而行,一童子担箧随趋于后,路旁树木凋零,秋意已浓,雕工与构图颇具巧思。而宣扬忠孝之道的印文在立意和刻艺上都不甚佳,与此方珍贵的石章实不匹配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十钟山房藏钟”石章,清,王石经篆刻,通高6.3cm,印面边长4.3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十钟山房藏钟”六字。边款楷书体阴刻“古器以钟鼎为重,而钟尤难得于鼎。余年五十有六,乃竟获十,诸家所未有也。因名山房曰十钟,而属西泉刻印记之。退修居士。”
   此印面为王石经篆刻,玉筯篆,工整端庄,充满印面。印款为陈介褀自治并记斋名缘由,款字中流露着篆、隶书意趣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彰厥有常”石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2cm,印面边长4.1cm

印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彰厥有常”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嘉庆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缪篆印于吉祥草堂”。
  此印文内容取自《书·皋陶谟》中“彰厥有常”,“彰”即“彰明”,“厥”可释为“其”字,“有常”意为“有恒”,此四字即为经常予以表彰之意。印面虽较秦汉印大出许多,但布局、篆刻不失汉铸白文印的法度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陈介褀印”石章,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cm,印面1.5×1.4cm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读“陈介褀印”4字。边款阴刻“翁大年”。
   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的领悟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松下清斋摘露葵”石章,清,朱文震篆刻,通高3.1cm,印面边长3.3cm

印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松下清斋摘露葵”七字。边款隶书体阴刻“朱文震敬篆”。
  此石章印文摘自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句。“清斋”即“素食”,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名“露葵”,即冬葵。战国辞人宋玉亦有“烹露葵之羹”之句,王维晚年长斋,故用此典。此石章印文工整匀称,舒展有致,挺拔中有下垂感。此印是朱文震为永瑢所治九思堂众多藏印中的一方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金石千秋”石章,清,赵之琛篆刻,通高4.7cm,印面边长2.5cm6v-

印寿山石制,方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书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金石千秋”四字。边款阴刻“赵之琛拟汉”。印面宽边栏,铁线朱文笔划硬折,愈显金石凌凌之气。
  “金石”喻坚固,此处亦指代碑铭,“千秋”喻经历久远。此四字见于明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中“金石千秋重,松楸一字香”与“姓名琬琰四海,文字金石千秋”之句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乡里高门”石章,清,赵之琛篆刻,通高6.7cm,印面3.2×3.1cm

印寿山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乡里高门”四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次闲篆于补罗迦室”。
  此印印文中“乡里”指家乡,“高门”指名门大户,宋代杨亿诗中有“乡里高门表阴德”之句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臣心如水”石章,清,桂馥篆刻,通高10cm,印面边长4.1cm

石章青田石质,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书体,朱文,右上起顺读“臣心如水”四字。边款行书体阴刻“圆则中规,方则中矩,或横牵而直竖,或将放而更留,此汉印不传之秘,桂馥。”此印印文为汉代郑崇语(见《汉书·郑崇传》),即廉洁自守、清白如水之意。印面宽边栏,印文笔划转折规矩,宁静HX。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小红低唱我吹箫”象牙章,清,翁大年篆刻,印面边长1.8cm,通高2.4cm

印象牙制,方形,坛纽,纽顶施环链,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小红低唱我吹箫”7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隶书体“叔均”。
  此印印文出自宋代姜夔的诗句:“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小红”为姜夔的歌妓。象牙材质坚实细腻,作印耐磨。翁大年擅长刻象牙印,其铁线朱文印既挺拔有力,又生动流畅。此印上端为覆斗形,有细环链衔于顶部小环中,作品精巧,足堪赏玩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海滨病史”石章,清,王石经篆刻,通高2.2cm,印面边长2.4cm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书体,白文,分左右两行,右上起顺读“海滨病史”四字。边款楷书体阴刻“余年四十有二以病归里,卧海滨者十有六年矣。衰老日至,有不学之叹,时梦觚棱,有玉堂天上之感。爰俛吾良友西泉以吴天玺碑法作印志之,印篆之奇,前此所未有也。同治己巳秋九,陈介褀记。”款字中间有篆、隶体势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中“乐天”,椭圆形,高1cm,长径3cm,短径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边长2.6cm
  此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同道堂”玺

同道堂”玺,通高8cm,印面2×2cm,青田石质;“御赏”玺,通高5cm,印面2×1cm,寿山石质。二玺皆光素无纽。
  “同道堂”、“御赏”两玺原是咸丰皇帝所用的闲章。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奕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临终前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嗣皇帝处理政务。同时将“同道堂”、“御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并规定凡以后下发谕旨必须钤用此二玺为凭。据《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于载淳年幼,“同道堂”玺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代子钤印,从而取得了干预朝政的权力。
  “同道堂”、“御赏”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约至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结束,是晚清ZZ的见证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鄞马氏凡将斋藏书”石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6.4×1.1cm,通高4.9cm6

印青田石制,长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上起顺读“鄞马氏凡将斋藏书”8字,印面有阳线边栏。边款阴刻楷书体“此八年前作,以石有伤损,欲改作之而人事冗迫,至今不果,顷以书籍整理毕事,特检出复治之,时廿有一年一月十有三日也。马衡。
  因材施以单行行文,是藏书印常用的布局方法之一。此印以铁线朱文刻治,笔意借助纯熟的刀法,诸字的起笔、收笔和转折体势细密秀润,展示出藏书章的端正雅致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避盛名求实事”石章,近代,吴隐篆刻,印面边长3.4cm,通高6.2cm

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避盛名求实事”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己亥二月仿曼生司马意,吴隐石潜甫作于海上。”
  “盛名”即“大名”,名实不副者为徒有虚名,《吕氏春秋·审应》:“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故作者刻此印以自警。此印印文章法妥贴,凝重而HX,无臃肿之失,有浑璞之感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万竹庐图书印”石章,近代,王褆篆刻,印面边长2.5cm,通高3.5cm

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万竹庐图书印”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戊辰岁首,福厂为养吾道兄作于春住楼。”
 
故宫馆藏玺印-明清私印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石章,近代,徐宗浩篆刻,印面边长3.8cm,通高4.9cm

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10字。边款阴刻楷书体“癸丑四月三十日,养吾篆。”.
   文人往往择古人诗句刻作印章,这方印文即摘自唐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诗句。此印奏刀精熟,平整中见雄厚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