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维文与李双江歌曲欣赏有感——论艺术表现力

(2008-07-30 12:56:46)
标签:

杂谈

男高音歌唱家

阎维文

李双江

艺术表现力

艺术评论

 

   

每每与新结识的艺术界的朋友谈到艺术表现力,经常列举李双江与阎维文的例子。我的观点:阎维文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但称不上是艺术家。而李双江恰恰相反,他是我比较佩服的极富表现力的大艺术家。一位从事声乐专业、歌唱得有些姿色的兄弟听后大怒,极力驳斥我的观点,他从专业的角度说明阎维文的出色,言称阎维文和李双江一样是艺术家。我不语,静听他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初闻我的观点都表示疑问或直接反对。我很喜欢唱歌,也得过市级比赛的奖项,论基本功,比不得专业歌手,但论表现力却完全有一拼,所以我不急于解释。

等他平静下来,我开始慢慢叙说。

阎维文的代表作比如《母亲》是我非常喜欢听且非常喜欢唱的歌曲,这首歌我曾在单位的文艺联欢会上演唱过,受到领导的交口称赞;阎维文的其它作品如《说句心里话》、《小白杨》等也是家喻户晓。他优美的嗓音非常有磁性,每首歌都那么动听,夸赞他的歌绕梁三日仍不绝于耳亦不过份。所以,我的观点很多人不认同是正常的。


只是,阎维文的歌虽然每首都很动人,但如果把他全部的作品摆在一起依次播放一遍,不知大家是否发现,所有的歌几乎都是一个处理方式,慷慨激昂的表现手法充斥作品之中。不同的歌曲,歌词不同,表现对象不同,怎么可以用相近的表现手法呢?令人不解!


再听李双江的作品。《旋涡里的歌》:歌曲把江水的汹涌澎湃及船工汉子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江水发怒和船儿摆脱旋涡进入平缓水面时的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其恰当的强烈对比令人拍案叫绝。


《草原之夜》:一个小伙子手抚马头琴坐在寂静的草原上轻声吟唱,多情地思念着远方的恋人;天空泊着一弯明月,月光倾泻在草原上,倾洒在小伙子的身上,也拂过倾听者的脸庞……李双江优美的歌声让听众如喝了数碗马*酒般陶醉。


《再见吧妈妈》:战士和母亲道别时,母子间的深情令人唏嘘,在唱到“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时立即变成了坚定的曲调。战士满怀信心奔赴战场的场景和与母亲深情告别时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达阪城的姑娘》,歌曲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富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格。


   《丁香啊丁香》:歌声中,我隐约嗅到了丁香的芬芳……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把哨所战士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巧妙结合完美的表现了出来,让人听了热血澎湃。


   《重归苏莲托》:这是一首意大利歌曲,世界第一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代表作品之一。李双江演唱这首歌时又完全进入了美声唱法的状态,把我们带到了异国他乡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


    几乎每首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演唱方法丰富而恰当,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反观阎维文的作品,表现手法多数雷同,对比不够鲜明。


    有人说,阎维文是民美唱法,没必要那么“活”。美声唱法按说应该比民美唱法古板得多,但大家应该都听过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请注意:歌曲开始阶段非常平缓,就象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当逐渐进入高潮时,那高亢的音调激情四射,令人精神振奋,艺术处理方法丰富且十分恰当,令人拍案叫绝!

   

    搞音乐的不能没有“耳力”,就象搞绘画的不能没有 “眼力”一样。


那位兄弟陷入了沉思,我知道他已经接受了我的观点,并且在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改善自己的演唱风格了,和听过此观点的艺术界的人士一样。


    凡艺术无论何门类都必须讲究艺术表现力,讲求多种多样的对比关系……不同的表现对象必须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这是很基本的常识,也是一个大家区别于才疏学浅者的重要标志。


    遗憾的是,很多搞艺术的人都缺乏这样的意识。我们可以做得不完美,但是如果没有最起码的强调艺术表现力的意识,对于一个艺术的求索者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