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与李双江歌曲欣赏有感——论艺术表现力
(2008-07-30 12:56:46)
标签:
杂谈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李双江艺术表现力艺术评论 |
每每与新结识的艺术界的朋友谈到艺术表现力,经常列举李双江与阎维文的例子。我的观点:阎维文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但称不上是艺术家。而李双江恰恰相反,他是我比较佩服的极富表现力的大艺术家。一位从事声乐专业、歌唱得有些姿色的兄弟听后大怒,极力驳斥我的观点,他从专业的角度说明阎维文的出色,言称阎维文和李双江一样是艺术家。我不语,静听他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初闻我的观点都表示疑问或直接反对。我很喜欢唱歌,也得过市级比赛的奖项,论基本功,比不得专业歌手,但论表现力却完全有一拼,所以我不急于解释。
等他平静下来,我开始慢慢叙说。
阎维文的代表作比如《母亲》是我非常喜欢听且非常喜欢唱的歌曲,这首歌我曾在单位的文艺联欢会上演唱过,受到领导的交口称赞;阎维文的其它作品如《说句心里话》、《小白杨》等也是家喻户晓。他优美的嗓音非常有磁性,每首歌都那么动听,夸赞他的歌绕梁三日仍不绝于耳亦不过份。所以,我的观点很多人不认同是正常的。
只是,阎维文的歌虽然每首都很动人,但如果把他全部的作品摆在一起依次播放一遍,不知大家是否发现,所有的歌几乎都是一个处理方式,慷慨激昂的表现手法充斥作品之中。不同的歌曲,歌词不同,表现对象不同,怎么可以用相近的表现手法呢?令人不解!
再听李双江的作品。《旋涡里的歌》:歌曲把江水的汹涌澎湃及船工汉子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江水发怒和船儿摆脱旋涡进入平缓水面时的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其恰当的强烈对比令人拍案叫绝。
《草原之夜》:一个小伙子手抚马头琴坐在寂静的草原上轻声吟唱,多情地思念着远方的恋人;天空泊着一弯明月,月光倾泻在草原上,倾洒在小伙子的身上,也拂过倾听者的脸庞……李双江优美的歌声让听众如喝了数碗马*酒般陶醉。
《再见吧妈妈》:战士和母亲道别时,母子间的深情令人唏嘘,在唱到“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时立即变成了坚定的曲调。战士满怀信心奔赴战场的场景和与母亲深情告别时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达阪城的姑娘》,歌曲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富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格。
那位兄弟陷入了沉思,我知道他已经接受了我的观点,并且在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改善自己的演唱风格了,和听过此观点的艺术界的人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