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被远离,却不能被遗忘——《我和我的家乡》观后

(2020-10-10 09:39:18)
标签:

我和我的家乡

电影

导演

情怀

脱贫攻坚

分类: 观影记

可以被远离,却不能被遗忘——《我和我的家乡》观后

         

国庆八天长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好像就是看了个电影。不是《夺冠》,而是《我和我的家乡》。

其实原本的打算是看《夺冠》的。但儿子的假期太短了,又加上是国庆中秋的双节重叠,便真的是没有了“档期”。能买着的场次我们没有时间看,能有时间看的场次,却已经全部满座。失望之际,儿子说:“看《我和我的家乡》吧,我看过剧组的访谈纪录片,绝对是好片!”

儿子成绩平平,但就试卷上的分数来说,不是那种可以被老师和家长挂在嘴边炫耀的小孩。但他温润的性格,一直就令我心安。曾经也很遗憾,他没有遗传我的文科细胞;但也有惊喜,那就是我们都喜欢看电影,而且是那种,真正的电影。如果不是因为儿子的学习紧张,如果不是因为我有轻微的幽闭空间恐惧症(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为什么这样),我想我们一定会去影院看每一部新上映的佳片。

其实就这一次的观影,也是见缝插针,而且还很有点看不了《夺冠》便退而求其次的意思。却想不到,是歪打正着,看了个近几年来最好看的电影。

票是101日晚上950的,结束得零点以后。但因为中秋夜还要回家过十五,这个时间尽管有点晚,却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点了。用他们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必须得“安排上”。于是,就只能安排上了。

儿子还请了他的两个同学(发小级别,住同一栋楼)。我怕他们会犯困,结果三个孩子异口同声:“怎么可能,只会精神抖擞!“

电影分5个单元,应该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张艺谋是总监制,宁浩是总导演,张一白是总策划。五个故事的导演分别是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导演。而大导演就是大导演,他们的每一次拿起导筒,都不会让观众失望。而这一次,他们的镜头对准了农村,对准了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生命密码的诞生之地。

曾几何时,多少大片的视角都只定位在了大都市,似乎只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才能让艺术家们有创作的空间和创作的冲动。哪怕题材已经被挖掘殆尽,也要纯粹无厘头地胡诌野扯,生搬硬套,让我们一边在电影院里尬笑一边心疼我们的电影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顾了往前走,却忘记了回头看,忘记了还有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也许,它曾被日新月异甚至光怪陆离的节奏抛在脑后,但是,这里是我们每个人的老家,它,可以慢慢地走,却不可以被遗忘。

从向前看到回头看,这是《我和我的家乡》,最成功的地方。我想,与其说这是因为导演们的善于发现和匠心独具,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很有情怀,很有文人的情怀。这也是这个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个地方。

《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分别对准的是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既扫瞄了祖国的大好山川,又展示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可以说,这是主旋律电影中,视觉最独特、构思最巧妙的一部。它的着眼点很小,就那么自然而然毫不尴尬更不违和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也并非高喊爱国口号地就表现了一个如此宏大的主题,和最最恰如其分的家国情怀。

《北京好人》,镜头对准的是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地域上应该属中。片中的葛优(饰演张北京)仍旧戴着《我和我的祖国》中“北京欢迎你”里的那顶帽子,不疾不徐地奉献了最佳的演技;即便是出境很短的饰演警察的章宇,两句台词,一个眼神,也让我们由衷地赞叹着:哪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

《天上掉下个UFO》为我们呈现的是贵州的黔南,镜头中出现了我最喜爱的蓝染。最后佟丽娅饰演的董阿花出境时,也是穿着蓝染长裙,在远山近草的映衬中,袅袅婷婷地走来。这个画面,就连我这过了追星年龄的中年妇女,也不禁要惊呼一声:“啊,美了美了!爱了爱了!”其实,佟丽娅的美,原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喜欢马伊俐型的;但这次的佟丽娅,却好像完全变了风格。也许,灯红酒绿、胭脂水粉,并不能完整彰显一个人的美,倒是好山好水的映衬,会让她美得清澈透明、无与伦比。

《最后一课》的故事发生在浙江,美丽的千岛湖荡开了千顷碧波,惊艳得让原本有些瞌睡的老公(他是本次的观影司机,安全起见,我们允许他眯一觉),立刻精神抖擞。其次,在观影之前,儿子就跟他的地理通爸爸说:“你肯定喜欢这个电影,因为里面有好多地理元素。”

不仅爸爸喜欢,这也是儿子最钟情的一个单元。他说他看电影访谈的时候就已经被它深深打动。儿子说,范伟演得真好,那神态那腔调让人一看就觉得好可怜。观影之后,儿子又说,这个单元他全程都在流泪,哗哗地流(儿子确实是个温润的男生)。

和儿子不同,我被感动的点,是因为《最后一课》所关注的,是乡村教育,它深深地击中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因为我,就是一名乡村教师。

片中范伟饰演的范老师,曾在乡村支教10年,而我,也已经做了23年的乡村教师。片中的范老师,后来成为了海外的大学教授,而我,大概可能也许一定会在这个小镇教到退休,教到老去。我也从未想过要离开,因为我喜欢待在这里,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就像我的微博、微信、博客、QQ的签名那样,它们整整齐齐步伐一致,统统都是“以教书为幸,以写字为荣”。我也并非是要将自己罩在“太阳地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故作矫情,我是真实地觉得,以教书为幸,以写字为荣!能将自己的所懂所学所知教给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

教书,育人。让孩子们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他们懂得真善美,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就算是乡镇教师工资特别低迷的那几年,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我喜欢教书,我喜欢孩子。城里孩子有城里孩子的早慧,乡下孩子有乡下孩子的天真。而且,相比起早慧,我更喜欢天真。

曾经有一位师者对我说:“让你这样的一支笔在乡下教书,真的是屈才了啊!”

我当时真的是笑了。我知道老师是好意,但我却真的是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屈才。乡下怎么了?乡下的孩子也是孩子,乡下的孩子,更需要好的老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啊!如果因为我的优秀能让孩子们更优秀,那可真是我最大的幸福呢!我是多么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在此时此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画出和电影中小姜小峰(韩昊霖饰)一样的梦中学校,然后,在若干年后,像长大的姜小峰(李易峰饰)一样,用已经强大起来的头脑和双手,让那些梦想,成真!

如今,已经从教23年的我,虽然称不上桃李满天下,却也称得上桃李半天下。我的学生们,尽管也是天涯四方、各奔前程,但他们都记得故乡,都记得当年的校园和课堂,也记得课堂里,那个瘦瘦的语文老师。

《回乡之路》的故事,发生在毛乌素沙漠,这里曾经风沙飞扬,寸草不生。但在苹果经销商乔树林(邓超饰)的努力下,已经郁郁葱葱。乔树林和功成名就的电商闫飞燕(闫妮饰),都是当年沙漠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岳红饰)用倔强的眼神不止一次地跟他们说:“好好学本事,长大了让这里变个样!”而作为学生的他们,作为故乡人的他们,真的做到了!无论是衣锦还乡,还是执着的坚守,他们,都没有忘了故乡,他们,让故乡大变了样!我从这一单元解读到的,不仅是乡土情结,还有知识的力量!就这点来说,《回乡之路》和《最后一课》的主题,有了默契的重合。

《神笔马亮》属压轴戏,在最后一折。它也完全延续了沈腾、马丽团队最拿手也最惯常的风格。但是,尽管它很搞笑,却也是带泪的笑,有情怀的笑。它的构思相当巧妙,在编排上也绝对下了功夫。当那一幅幅的乡村墙绘伴随着《乘风破浪》(儿子说的,我是根本听不出来)的曲子在银幕上缓缓流过,当静止的画面和流动的真实恰如其分地融合,我这一直待在乡下的乡下人,也禁不住热泪盈眶!看,这就是我的家乡啊!它那么美,那么靓!那么淳朴,又那么辽阔!我们在这里出生、成长,从弱小到强大;它可以被远离,但是不能被遗忘!因为这里扎着我们的根,因为这里住着,我们的爹娘!

这,就是《我和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和我的家乡。自然不做作,真实有情怀。电影院里的我们,看着看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