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那些事儿

(2011-11-23 10:17:50)
标签:

小说

对号入座

笔名

情感

分类: 素心棉麻

                          小说那些事儿

 

本地一家刊物的主编打来电话:“手上有没有小说稿儿?发来看看。”

我嗫嚅:“小说……我……”

主编在那边谦和地笑:“呵呵,是不是不好创作?我虽不写小说,但也知道的确是难。”

我说:“明天给您答复,好吗?”说完挂了电话。

小说?我有的是。我写的最多的,就是小说。但从不发给本地的刊物。我只让它们在遥远的外省开花。

 

不是我小气。

第一次写小说,名字叫做《茉莉花茶》。我自己相当满意。发在空间里,正洋洋得意,却立马有人对号入座。对的还不是我本人,人家直接就给他臆想中的主人公打了电话:“哈哈,去看看,写的是不是你?”

我大窘。但不想解释。只是立即把文章加密。后来,它在很远的一家刊物发表。

第二次写小说,名字叫做《独家记忆》,自己也是相当满意。发在空间里,还没来得及得意,QQ上立即有头像闪动。

“独家记忆?那女主人公是你自己吧?”

我冷冷的:“那又怎样?”

“怎样?我看那男主人公是我……”

我直接晕倒。

然后,我在屏幕这头,狂笑。吓坏了一旁看电视的儿子。

世界上还有这等,自做多情之人。我只能无语。

后来,它在更远的一座城市发表。

小说之于我,真的是近乡情更怯。

 

羡慕那些写诗的人。三言两语,却意味深长。同样一首诗,你可以说它是亲情,也可以说它是友情,当然,还可以是爱情。它言简意阔到让人无法挑剔。

小说就不行。描摹一个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统统用上;还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都说言多必失,一点没错。罗哩罗嗦中,难免让人家看出端倪,对号入座也就在所难免。

还是羡慕那些诗词。

先说古诗。它波澜壮阔的占据了一个盛唐。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百姓疾苦、国家兴亡,大好河山、花街柳巷,统统吟咏的抑扬顿挫。却实难让人对号入座。

再说古词。大宋,这个一直气息微弱的王朝,因了词的装点,才有了那么一点婉约或者豪放。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国家耻、民族恨,慈母心、儿女情,缠绵悱恻的纠葛在长调或小令里,却也难让谁来对号入座。

唐诗。宋词。元曲。走着走着,就到了小说。从唐话本,到宋传奇,最后到清代,小说在唐诗宋词的夹缝里初具规模。但正如《庄子》所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小说小说,一个“小”字,从定义里就没指望它成什么大气候。

但我却是爱极。人物是可以塑造的,情节是可以虚构的,环境,是可以尽情描摹的。

当然,是来源于现实。当然,会有人来对号入座。

我不生气。我只是把那些文字,发到更远更远的外地。

 

于是又想起主编,我拨通了电话:“小说我有,用笔名吧。”

主编狂喜:“好啊好啊,什么题目?”

“《大雪之雪》。”

“太好了,今天正好小雪,等刊物印出了,差不多就是大雪了。”

我再次晕倒。

我知道,这一次,肯定还会有人来对号入座,而且还得不厌其烦的向主编打听,这个叫“棉布裙“的家伙,她到底是谁?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录
后一篇:初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