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岁以前,大宝极少哭闹,所以被邻里之间誉为“听话的孩子”。现在大宝1岁零2个月,她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干的事情,怎么说也不做,想干的事情,是谁也拦不住。在外面还好,在家里,这种行为尤为明显。
对于外面的世界,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方式。记得有段时间,我下班回家,孩子爷爷和奶奶为了向我展现孩子的认知能力,问:“今天出去,外面的小哥哥怎么哭?”大宝就“呜…呜…。”起初,我觉得挺有趣。孩子爸爸却很不满这样的做法说过两次。现在想起来,孩子爸爸是对的,我慢慢的察觉出事态的严重性。
孩子现在正是喜欢模仿的重要时期。第一次,也许只是觉得模仿好玩而模仿,悄然间,发现这样的做法对大人来说很管用,是致命的一击。久而久之,就演变成达不到目的就哭鼻子,蹬腿的做法。
每个孩子都有撒娇或者不合心意的时候,但一味的顺着她,那么她更会越演越烈。对于孩子这样的举动,我多采取先让她自己哭,哭够了再去给她讲道理。虽然孩子小,但她还是能够理解的。我说:“你自己哭吧!”,基本没2分钟的时间就平息不哭了。但最近这两天,我渐渐的发现孩子有点远离我。更多的喜欢跟奶奶呆在一起。起初,我觉得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晚上睡觉没有跟奶奶,其余时间都是在跟奶奶相处。因此,我觉得很内疚,也很懊恼,一度甚至想要辞去工作回家照顾孩子。但慢慢的我发现,只要孩子哭的时候,奶奶都会到孩子身边抱起她,帮助她达成“愿望”。所以,在孩子的心中,我和爸爸都成了恶人,奶奶便成了“救护星”。就像昨天晚上,已经9点半了,要洗脸洗脚,喝奶睡觉了。可孩子就想要玩天线宝宝的玩具。我也没有说不让玩,只是让她洗完了再玩,就不干了。大哭大闹,不让我碰,跑到奶奶怀里让奶奶抱。我很生气,跟我婆婆说,谁也别抱她,让她自己哭,咱们都走。于是,我把她放在沙发上,开始很伤心的哭了几声也掉了眼泪,后来很快的就变成只哼哼,没有眼泪了。我被再次敲响了警钟,孩子被惯坏了。

这也是我一直担心问题,没想到提前出现了。我们80后的人大多都是独生子,我和孩子他爸都是,有了大宝,她更成为了家庭的重心,爷爷奶奶宠着,姥姥姥爷爱着,自小就在蜜罐中长大,我很担心她以后如何自照顾自己,克服困难。也许这样的担心有点为时过早,但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我不敢想象后果是什么样的。
现在全国各地只要家庭情况好一点的,很多女性都成为了全职妈妈,我也很想多花一些心思,多花一些时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我也只能继续着我的工作。孩子现在是爷爷奶奶带,等明年姥姥退休后,就要回天津交由姥姥带,也就意味着要跟我分隔两地,我一直心有疑虑。原因不是因为我疼孩子,离不开孩子。其实就是怕上一代人的溺爱,不是让孩子更幸福而是害了孩子。也曾经将这种想法跟我的父母谈过,他们也明确说不会溺爱,不是我不信任他们,但真正的现实是否能做到,谁也说不准,有时候这种爱是情不自禁的,可能自己都无法发觉。出外游玩孩子不想坐推车,那就抱着;孩子不想走路,那就背着;孩子如何自理,如何独立呢?每次晚上带着孩子出去遛弯,大宝都想要让我抱着,但我都没有抱,我会跟她说:“吃完饭饭,咱们要运动运动才行,于是我走在前面,她就在后面跟着我。”她不是不能走,只是不想走,可现在每天遇到和发生的事情有多少是能随着我们的心意的呢?
哎~~
教育孩子,确实是个深奥的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