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川行】——贵州安顺:让人看不懂的“地戏”

标签:
川行天下旅游安顺地戏原创杂谈 |
分类: 自驾川行 |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旅游,可看见当地具有历史传奇色彩的“地戏”。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贵州安顺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用此两种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质细疤结少,便于用刀。随着人口激增山林减少,且独具特色饱熏民俗特征的面具随旅游发展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们更青睐易生易长的白杨。一堂地戏面具的多少视剧中人物而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类主要以“将”为主。粗分可为“正将”和“反将”(或称“番将”)。由于地戏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在汉民族正统思想的支配下,总以汉人当政一方为正方,称“正将”;以番邦为反方,称“反将”。(以上摘自网络)
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二十来分钟的“地戏”演出,既听不懂唱的什么,也看不懂演的什么,但是看看热闹,感受一下“地戏”特有的地方风味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