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摩梭人的“诺亚方舟”:猪槽船

标签:
川行摄影旅游云南彩云之南泸沽湖摩梭族猪槽船图片原创 |
分类: 彩云之南 |
这篇泸沽湖的图片,主要是泸沽湖的船。泸沽湖与世隔绝,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独特的“猪槽船”。
最先记载“猪槽船”的文献是清代道光《盐源县志》“夷民挎巨木中空,桦短以济,曰:猪槽船”。
猪槽船,即独木舟。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
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这些船长而窄,可以搭乘8人左右。
在泸沽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只,甚至两三只这样的猪槽船。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捞虾、捞猪草等生产劳作.而且还是沿湖“阿肖”定婚的重要工具,所以它承载着摩梭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现在,由于旅游业的开发,猪槽船主要成为了运送中外游客游览泸沽湖美景的交通工具,它又承载着游客对泸沽湖美景的向往。
说起猪槽船,摩梭人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泸沽湖不是湖,而是一块“汝地”,即低洼的盆地。那里有着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
土肥草美,粮丰物盛。西面狮子山脚下偏北的山岩下,有一个“谢报库”意为涌泉之洞。终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有个放牧的哑巴每天带着午餐用的粑粑,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于是,哑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
第二天.自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长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以鱼肉做午饭。
时间一长,家里人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哑巴却说不出来,便尾随他看个究竟。一见洞日那条大鱼,贪婪的人们便想抢回家中享用。
但灾难随之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谢纳咪”即泸沽湖。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妇女,见大水滚滚而来,危急时刻她急中生智迅速跳进了猪槽.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所以猪槽船又被称为摩梭人的“诺亚方舟”。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妇女.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
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捞虾、捞猪草等生产劳作.而且还是沿湖“阿肖”定婚的重要工具。
男女青年或两船相遇,以歌为话,一唱三叹;或同舟共语.无拘无束,纵情欢笑;或相偎船中,娓娓细谈,倾诉爱意;船在水上飘,人在轻舟里,其乐融融。猪槽船,成全了多少谈情说爱,接交“阿肖”的摩梭伴侣。
转海时,在船头燃起青松枝叶,一缕缕青烟随着缓行的独木舟飘散;人坐船上.以舟代步,绕湖而游;
猪槽船中,不以日出为早.不以日落为迟,周围的一切静悄悄,令人疑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里,潇洒和浪漫到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