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庆方
刘庆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49
  • 关注人气: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拦鱼”趣事《龙华文艺》

(2023-07-31 20:32:53)
标签:

日报

分类: 2020年2021作品录

“拦鱼”趣事

“拦鱼”趣事《龙华文艺》

刘庆方

儿时颇喜欢捉鱼,这大概与我成长在小溪边有关。那时捉鱼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其中最过瘾的莫过于拦鱼。

我说的“拦鱼”,是指当洪水退却时,溪里的鱼儿纷纷从逆流而上的坑、沟、田野等避难处,顺流而下返回小溪中。这时,我们就拿起河网,在坑、沟与小溪的汇合之处,设下“关卡”,谓之“拦鱼”。鱼儿由于急于返回“家园”,大多会成为落网之鱼。但也有不少大鱼比较狡猾,一触到网,即一跃而上,逃出网窝,成为漏网之鱼。要拦到大鱼,就要把脚顶住网底,来感应大鱼的触动,一有动静,立刻起网,反应速度要相当迅猛,方不会让大鱼逃脱。这需要有相当的经验。

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捕鱼方法不知是何人、何时发明的,总之从懂事起,就常见大人们在洪水彻底退去后,一手拿着河网,一手提着一桶桶还活蹦乱跳的大鱼小鱼满载而归,羡慕得我跃跃欲试。

到我稍大一点,我也跟着哥哥,或比我年长的伙伴一起去拦鱼。渐渐的也深谙此道。

拦鱼类似“守株待兔”,有时收获还不小,但也要付出等待的煎熬、蚊咬的痛苦、雨淋与水浸的考验,同时,还要掌握其中的规律与技巧。一般来说,鱼儿夜晚比白天来得勤,尤以天蒙蒙亮时为最,此刻正是鱼儿“胜利大逃亡”的最后疯狂期。有一次,我就在此刻下网拦鱼,隔几秒便“鱼满为患”,乐得我手忙脚乱的。

住在溪边的大人、小伙大多深熟此道,但由于沟少人多,大家往往为了抢占有利位置,常暗中较劲,不惜通宵守候。有时,会出现两者同时到达,争相把河网抛到沟里的混乱局面。大多时候大家还是比较讲规矩的,先来者占“头关”,后到者只能排到“头关”者的屁股后面,捡他的漏网之鱼。因为要吃饭或打一下瞌睡,又怕位子被人占去,常常是父子、兄弟、叔侄等轮流上阵。寂寞中不乏热闹。

小时候,经常被哥哥叫去一同拦鱼。碰上上半夜退水,就要熬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家。每到这时候,想到要熬过漫漫长夜,还要饱受蚊虫的叮咬,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哥哥就会呵斥:年轻人没有点干劲,怎会有收获。满载而归倒也好,如果运气较差,收获甚少,那就惨了。自己活受罪不说,还会遭受村里人异样目光的关照。为了躲避他们,只得像败军一样,偷偷摸摸地抄小路回家。现在想来仍觉得好笑。

尽管如此,洪水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喜汛”。我和哥哥又可以拦鱼,又可以用拦到的鱼换回几张极少摸过的“大团结”,用来买糖、买书、买玩具什么的。摸着用自己的汗水换回来的劳动成果,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