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曾国藩老爸和老妈的“姐弟恋”

(2009-08-27 07:11:11)
标签:

曾国藩

陈锋

婚姻

媒人

曾星冈

面子

文化

分类: 【透视曾国藩】专栏

                 透视曾国藩老爸和老妈的“姐弟恋”

                                  文/陈锋

 

  “七夕”刚过,我来个趁热打铁,写写曾国藩的老爸和老妈的婚恋吧。

  原来,曾爸爸(曾麟书)和曾妈妈(江氏)的婚事,是曾爷爷(曾星冈)一手操办的。

  曾爷爷和江家关系密切,往来不断,有意无意中看到江家小姐容貌秀丽,少脂粉习气,会绣花做衣,能烧菜煮饭,喂猪种菜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诚实热情。于是,他带上儿子一起去江家小住了两天。期间,江父(江沛霖)看到麟书小伙不错,恰是般配,于是便请媒人向曾家提亲,两家遂于1806年定亲。时过两年,16岁的曾爸爸和21岁的曾妈妈喜结良缘。婚后,他们“男读女织”,小日子过得甜蜜蜜的,5男4女,多子多福,白头偕老一辈子……

  这桩平淡无奇的恋情和婚姻中,蕴含着哪些值得我们探讨的世理和启示呢?

  一、父方包办。

  双方父亲为各自的孩子一手包办婚姻。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男人在家庭中的领衔地位,说明了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真正决策者和执行者。儿女要听父母的安排,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不例外。至于自由恋爱,自主选择,发布征婚启示,在那个年代几乎都是天方夜谭。

  二、面子很重要!

  曾星冈先生代表曾家,江沛霖先生代表江家,已经把曾爸爸和曾妈妈的婚姻“内定”了。但曾、江两家还是要走过场,“请媒人向曾家提亲”,然后宴请亲友,公开举行定亲仪式,确立两个年轻人的婚事。中国人做事“讲面子”的功夫,在此可见一斑。

  要知道,在那个年头,食色男女如果不声不响地走到一起,那是“鬼混”,是“非法同居”,是“丢家族颜面的丑事”。所以,曾星冈先生和江沛霖先生顺应时代潮流,做足了“面子”上的事。

  三、曾星冈先生的制胜策略。

  这桩婚事的成功的主要操盘手,是曾星冈先生。他的制胜策略及操盘过程,很有借鉴意义。

  1、打好基础。曾星冈先生和江沛霖先生是老朋友,他以此为契机,经常到江家游玩、歇脚或小住,和江家建立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下一步建立秦晋之好奠定了扎实的现实基础。

  2、锁定目标。给儿子找媳妇,曾星冈先生心里是有底的。他经过一番考察,看到江家小姐吃苦耐劳,从里到外都很优秀,便锁定了目标。

  3、行动得当。曾星冈先生看中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他自己不便说出口,便“带上儿子一起去江家小住两天”。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儿子去认识江家小姐,而是把儿子带到他未来的老岳丈面前,让后者心生此意,然后二人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4、以逸待劳。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曾江两家积极策划,“运筹帷幄”,遂请媒人出面办理此事。而曾星冈先生“按兵不动”,等着江家托人来向儿子提亲,直到把江家大小姐娶回家。

  四、谁是这桩婚姻的最大赢家?

从这桩婚姻的来龙去脉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桩婚姻的最大赢家是曾星冈先生。理由如下:

  1、据专家考证,曾家的家庭条件、固定资产、社会影响都不如江家。曾江两家联姻,从“综合实力”来说,曾家多少有点“高攀”。

  2、在“综合实力”有差距的情况下,请媒人向对方提亲的,不是稍弱的曾家,而是略强的江家。曾星冈在显示“纵横捭阖”的同时,也成为这桩婚姻的最大赢家。

  五、古时缺乏婚前了解的婚姻,却能白头偕老的原因在哪里?

  曾爸爸和曾妈妈定亲时的年龄分别是14岁和19岁,结婚时的年龄分别是16岁和21岁,女大男5岁,是典型的“姐弟恋”,也是典型的“早恋”、“早婚”、 “早育”。女孩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较男孩成熟早。可以想见,21岁的“姐姐”将在家庭事务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16岁的“弟弟”需要向姐姐虚心学习哦!

  那个时代,男女在结婚前,见面都极少,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在树林下牵手、在月光下潜伏之类的亲密接触,更是连做梦都不敢想。可以说,那时的很多男女都在缺乏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此“草率”的婚姻中,多数夫妻都能白头偕老,其原因在哪里呢?

  1、时代背景使然。在那个社会里,“夫为妻纲”是指导家庭生活的最高哲学,女人听男人的话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平等”失衡的情况下,男方独领风骚,女方委曲求全,婚姻也就常能相安无事。

  2、现实经济使然。那个时代,女人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独立工作”,找个男人就是找个饭碗,在家烧火做饭,相夫教子,做“总理大臣”,全力支持最高当局的工作,双方劳务分工明确,相得益彰,历久而弥坚。

  3、价值观念使然。那时的男女,非常缺乏“自由、平等、人格”之类的新潮观念,嫁个男人,娶个媳妇,缺少“幸福指数”的概念,对婚姻的期望值也很低,孬孬好好就是相守一辈子,所以也就常能白头偕老了。

  六、好媳妇的特点。

  曾星冈先生看到的江家小姐,“容貌秀丽,少脂粉习气,会绣花做衣,能烧菜煮饭,喂猪种菜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诚实热情”。这基本上概括了封建社会里好媳妇所共有的特点。

  200多年后的今天,很多男人认为好女人的标准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上得床”。不论这条标准具有多大的广泛性,它都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性的地位,也显示出社会的解放。

  但是,从这一对比中不难看出,我国社会虽经历200多年,但在很多男人的观念中,女人生活的最大半径依然难以突破家庭四壁。所以,时至今日,山东有些地方称呼媳妇是“家里的”,而湖北某些地方称呼老婆为“屋里的”。

 

  ——透视:200年恍若一瞬。此前此后,人们对婚姻的观念已大为改观。但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分工、家庭定位,职业角色和思想观念上,仍然难以彻底摆脱旧时的底纹。这说明,社会是进步的,但进步不是整齐划一的。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透视曾国藩》系列博文:

       博客周年“请出曾国藩”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曾国藩是湖南人吗?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揭秘:曾国藩的乳名和诨名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曾国藩出生的时候什么样?
             曾国藩有个好妈妈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曾国藩外公家的“女婴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