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的三观与人的三观
(2025-11-19 09:27:05)
标签:
历史小知识 |
神仙的三观与人的三观
天上有三观,即天官、地官、水官;人类有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神的三官与人的三观,一一对应,这就是中国神话的妙处。
周朝的官制是天子之下,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乃最高官员,因此,人们就构想,昊天上帝之下,也有三官,乃天官、地官、水官,分别与上古时的尧、舜、禹三位圣王为形象,其中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间称他们为三观大帝,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降临人间,因此这三个节日被分别定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官与观,是同音字,其实神的三官,代表的是人的三观,古人当然没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但是人类开智后,慢慢形成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文化,每一个人,三观是不同的。我们就以尧、舜、禹三位上古圣王的形象,看看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里三官的特色。天官是尧。尧帝是《尚书》里记载的最圣明的帝王,可以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君王,在他治理下,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康有为无限推崇的世界大同,孙中山奉行的天下为公,都来自于此。那么尧,凭什么实现了世界大同呢?根本法,源于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叫宇宙观,就是对宇宙世界的根本看法,尧认为,天行有道,就是日月运行,四季变化都有规律的,人类就该顺应天道,法天则地,所以《史记》里记载,尧最伟大功绩,是派天文官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排定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规律,然后据此号召天下人顺应自然界的养生和生产。所以尧不用重赏,不用重罚,不搞形象化工程,自己也不会作威作福,简直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当时种田的老百姓会唱一首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歇,耕田而食,帝力与我有何哉。
地官,形象是帝舜,出身平民,深知民间疾苦,生产艰难,所以他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你对社会有没有贡献,他曾根据个人所长,重用、封赏了二十四位部落首领,也惩处了有害社会的八位顽凶,鲧治水失败,立即惩处,但鲧的儿子禹,治水成功,他就禅让。奖赏和惩处的依据,正是他的价值观,也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即对社会的贡献。
水官是大禹,大禹治水,深知水性,所以,大禹的人生观就是:人应当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处至卑而百川归之,这就是上善若水。正因为如此,大禹治水时,得到了各路神仙的帮助,这就是得道多助。
所以在神话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放在三观上,就是世界观正确的人,就有福;凡是价值观不偏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凡是人生观正确的人,便能克服困难。
(20251117)
常识:公元及公历
公元,即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诞生年为公元元年。始行于六世纪,今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故称公元。
公历,有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每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自公元前16年积累到十六世纪,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于是,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10月4日命令以次日(即原10月5日)为10月15日。为避免以后积累误差,置润的法则改为公园纪年为标准,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但逢,百之年只有能被400除尽的年才是闰年(例如公元1900年不是闰年,而公元2000年是闰年)闰年2月份增加1日。
(202511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