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的真相
(2025-11-14 08:59:33)
标签:
纪实杂谈文化 |
关于婚姻的真相
头婚不幸福,指望着二婚,当二婚也出现问题的时候,到底是离,还是从此就单身呢?婚姻的真相,第一,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所以就不会有完美的婚姻。恋爱,两情相悦,花前月下,而婚后就是寻常的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铲子碰着锅,筷子碰了碗,在此难免。石头记里有一句话,凡是相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搭伙过日子的,最后都团聚了,这个真相就是婚姻。你怎么过都是错的,能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只要没有家暴,没有黄赌毒,那婚姻就有继续下去的意义。
第二,婚姻稳定只能靠包容,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就是,世上最幸福的婚姻,也有过想离婚的念头,能过得了金婚银婚,面对这个状态,他们统统选择了再次的包容,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想一想这句话是不是很适合婚姻。
第三,仪式感很重要,荷尔蒙爆棚的时候,都愿意粘着对方,老夫老妻聊天啊,逛街啊感觉没有必要了,当你这么想的时候,这日子就真的变成了凑合,外面的情感就会像春雨一样悄悄地陷进婚姻干涸的土地,雪崩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此时此刻喜新厌旧吗。不会游泳的人,换一个地方也不行,既然如此,那你还换吗?
第四,人生真的是一场自我修行,所以婚姻也是,我们都希望另一半使我们满意,那么另一半对我们满意吗。冬天来了,寒风呼啸,刺猬都是相互取暖的,婚姻也是相互的,要取长补短,婚姻是看待孩子,看待老人,看待长久岁月形成的恩情之后,从心底发出的妥协和平静。人生很长,喜欢是乍见,爱是久处不厌。
(20251107)
常识:历史上有三个“唐伯虎”
据考证,第一个唐伯虎为北宋学者,名詹,字长瑞,今四川陵县人。专门研究《易经》、《春秋》,但自己并没有著作传世,并不驰名。第二个唐伯虎便是人们所熟知的明朝弘治年间能诗善画的江南才子解元唐寅。第三个唐伯虎也是明朝人,时间比唐寅稍晚些,他也是苏州的一个俊逸书生,却没有什么成就,后来娶了华太师的婢女秋香为妻。因为他和唐寅同名,同朝代、同籍贯,所以编写弹词的艺人和小说家,为了吸引读者,就把“点秋香”一案移到唐寅身上,集中塑造了一个“风流才子”唐解元的形象。
(20251108)
郑翻钢的前半生(177)
路上悄无声息的落叶,任人践踏。空中还有几片飘飘的落叶,径自漫漫地向地面飘落。她随手拿起一片掉在自己身上的落叶,边走边看,双眼不禁又湿了,她觉得这片树叶长得很好,网状的叶脉,错落有致,齐整的叶齿,均匀无缺,秀挺的玉柄,曾是那么牢固的生长在树上,可是秋风一吹,便翩翻落下,竟不知叶落谁手,归于何处。
手扶落叶,小梁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刚才的一切,想到自己虽然幸而为人,比这无声的草木多了些知觉,比这一秋的生命多了些年华,然而命运不济……她感到自己的将来,很可能像那些无数的落地黄叶,生时,寄予千山万树的一处枝头,落后,化为田边路旁的一把泥土,甚至还赶不上自己手中的这些落叶,它鲜艳之时,曾向人间留下过碧绿春光,凋零之后,尚能幸遇一个行人的深深怜惜。
想着这些,她不知不觉地流出了眼泪。
运动会结束了,也就是宣告此次军事体育运动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就是运动员们各奔东西,返回到原单位。
……离开连队已近三个月的光景。三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可对于郑翻钢在部队的生活来说,却是十分漫长的。乍一回连队,好像是来到异地,处处都是陌生的,同年入伍的战友,在他的眼里成了主人,而他却还是一个新兵;见到老同志,如同互不相识一般,格外生疏,离开“老羊”的“小羊羔”,经过两个月的流离,终于又回来了。
当郑翻钢站在连部,向连长汇报离开连队后的思想、工作情况时,连长嘱咐他说:“小郑啊,回连队后还要发扬在山上施工最后一个时期的干劲,力争上游,争当先进啊。”连长停顿一家接着说:“工作怎么做,你都清楚,这一点我不必多说,总而言之,胜利不论是什么时候都属于勤劳奋斗、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的人……”
(20251109)
山、路、村子、的叫法
小土山叫丘,大土山叫陵,小而尖叫峦,高而尖叫峰,高而大叫岳,高而陡叫峭。山脚叫簏,山顶叫颠,两山之间叫谷,两山相连叫岭,山陡立的侧面叫崖,两山相对有水叫峡,两山相对无水叫岬。
能同时通行三辆马车的叫路,俗语说:穷家富路。能同时同行两辆马车的叫道,远芳浸古道,晴翠接荒城。能通行一辆马车的叫途,所谓道听途说。只能供人行走的叫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能走独轮车的叫径,所以有另辟蹊径。两边有商铺的叫街,狭窄的小街叫巷,所以有大街小巷,万人空巷。田间南北向小路叫阡,东西向的小路叫陌,所以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十字路口叫衢,四达谓之衢。五岔路口叫康,放射性六岔路口叫庄,所以有康庄大道。
自然聚集的叫村,傍路聚集的叫庄,有棚栏围住的叫寨,高处的村子叫固,靠近河流的叫湾,在河沟周围的叫沟,附近有水有桥的叫塘,外地迁徙聚集的叫畽,有驿站或街市的叫店,周围有热闹集市的叫集,带有围墙的叫堡,曾有士兵屯田的叫营,有高楼刺探敌情的叫楼。那些开荒拓土的人住的村子叫屯,传递公文信息的驿站叫铺,和方位有关的叫头,和地形有关的叫坡、桥、洼、岭等,和信仰有关的叫寺、庙、堂。
(202511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