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私自利、没有担当的男人(4)
(2025-07-30 09:25:12)
标签:
小说常识杂谈 |
一个自私自利、没有担当的男人(4)
吴良心刚到铁岭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住房,在郊区租住农民的住房,后来他利用房东的淳朴和善良,在人家的前院盖了几十间狗舍,通过关系买来很多的肉食狗,想从中赢得更多的利润。他是学数学出身的人,他知道什么叫商品经济,在他的脑海中商品经济就是做买卖,本着这个观念,他懂得啥赚钱就卖啥,在多的地方买,在缺的地方卖,在价钱高的地方卖,这就是商品流通,只要对自己有利,休管他人的感受如何。
吴良心这个人,说实在的,他还是有经济头脑的,只是后来用错了地方,如果他真正把着力点用对,说不定也是个大赢家,然而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一个人有才用对了地方,叫德才兼备,一旦用错了那就是德不配位。养狗没赚到钱,却反搭了心血和资金。
有一件事让人记得非常清楚,那是在我服役期间,吴良心的母亲回到了老家广东,当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他们谢家有一个远房亲戚在广东做生意,吴良心的母亲回来时,从广东带回来很多的走私小商品,什么全自动手表啊,电子小玩具呀,头花手链等等,一共带回来好几大箱子。回到沈阳后,吴良心就开始向亲属兜售,本来在广东那边用不了几个钱,但回来后,每件都能赚到很多的利润……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谢家的那个远房亲戚,其实也不过是个做小买卖的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是什么大老板。这件事实际上就像传说中的苏北人和上海人的故事一样。
过去,上海是苏北人的天堂,是苏北人的梦想。苏北有很多人在上海“混事”,每逢年节,他们从上海带回来大包小包、花花绿绿的上海货,然后分给亲朋好友,亲朋好友便觉得无上荣光,而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苏北人,便请在上海“混事”的亲戚来家做客,吃饭前,所有的人几乎都会出来观看,看他们的穿戴、品评他们的头发样式、学他们走路的样子和微笑的方式,那是一个令人羡慕的高光时刻。可谁知道,那个在上海“混事”的人表面上赚得一身风光,实际就是上海的穷人,永远都是上海的另类。
吴良心的自私自利无处不在,体现在方方面面,显摆、逞能、说大话、吹牛皮,在别人面前无事不能,无事不懂,别人都是小学生,他就是专给小学生讲课的老师,尤其是在我们亲戚面前,显得更为突出。他的显摆,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有些成就感的,最辉煌的时候,他家里的所有电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别人家没有或者是少有的,他家是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别人家看黑白电视的时候,他家看上了彩电,别人家看彩电的时候,他家就有了功能录放机,街头上刚兴起卡拉OK的时候,他家就有了家庭影院。他的这些家用电器确实证明了他的实力和他逞能的资本。由于别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他,此后他便开始了说大话、吹牛皮……
(20250725)
趣闻:最大的词典
词典当中,编辑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就是《牛津英语辞典》。这部词典的编辑工作虽然前后历时70余年,卷帙浩繁,但由于编写原则严谨,全书浑然一体,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辞书。
(20250726)
人有三祸,躲过便是福
第一祸叫怀碧之祸。在春秋左传当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穷苦的老百姓本来没有罪,但是当你有一块好的玉碧让别人知道了,那就是有罪,图财害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不可露财,大家都知道晋商,跑江湖的晋商当年有一句黑话说:富不睡大宅,穷不出远门,人穷不露富,大富不炫富。有钱一定要低调,越是有钱的时候,越不要在风口炫耀,这个时候容易招来嫉妒,遭来非议,进而亲戚朋友会生气,非议,得罪他们都是小事,丢了性命那才叫冤。历史上那些炫富的人,哪个有好结果,不是被坑了,就是被灭门了。炫富的人就如同三岁的孩子,身怀重宝,行走于闹市之中,自己定会遭灾。当然这个怀碧之祸,不仅仅局限于财富,还有才华,大家知道,当你的见解高于别人,当你长得比他们都漂亮,挣的钱比他们都多,这个时候你身上的脏水、骂名以及背后的谣言就会格外多。人啊,总是希望身边好,但是不希望好太多,嫉妒往往不会发生在天边,只会发生在身边,很多时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当我们把自己的才华,展露给那些不对的人看的时候,你分享感慨便成了炫耀,你分享痛苦便成了矫情,你分享你的认知,便被别人看成是装模作样,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必然会早来别人的嫉妒,才能的锋芒毕露,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就是所谓的有财別露富,露财比遭殃,所以要低调,不要过于炫耀。
第二福叫挡道之福。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性都是贪得无厌,趋势避害的,很多时候,我们要是挡了别人的路,别人伤害我们,不是应该的吗。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做一件事,就是自以为是,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把别人的遮丑布撕下来,把别人的退路堵死了,还美其名曰,你看我多真诚,多坦荡,看你藏着掖着。其实你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不知道他走过的路,你把人家的遮丑布撕下来的时候,你不知人家当时的困境,也就是不给人家留退路的时候,招致别人报复,这不应该吗?福祸无门,惟人自招。《礼记》中说: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走路的时候不要走在路中间,以免挡到别人,站立的时候,不要站在门的正中央,要站在门的一侧,以免影响别人出入。弘一法师说了一句话,非常有智慧,他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而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人生中有一种智慧叫借势,当我们能够发现身边人好,我们能够见贤思齐,不是看到别人好的时候我们嫉妒,而是看到别人好我们能够认可他们的好,此刻你就能借别人的好来成就自己,你才能虚心向他们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很多时候,当我们打眼看到别人就是坏的,总想把别人推到阴沟里,那一刻我们又能好到哪里。
第三祸叫言谈之祸。事实告诉我们祸从口出,嘴贱遭横祸,南宋的朱熹说:人之作孽,莫胜于口舌,言语间必为人忌。人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言语,佛家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缠身,这业就是身口意为重,其中以口业为最重,口可绽莲花,亦可吐利剑。一个人张嘴就说不好听的话,看似伤害了他人,其实是伤害了自己,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说过:你的语言就是你命运的预言,总是说别人不好,言语不善是在积恶,积恶是收脏收阴气存寒冷,慢慢的除了得罪他人外,也会把自己的生命都给打进去。
人生三祸,第一祸怀碧之祸,告诉我们要低调要藏富不要炫耀;第二祸挡道之祸,不要挡别人的财路,吹灭别人的灯,不一定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第三祸言谈之祸,到了一定的年龄,该学会沉默是金。
(20250727)
常识:食物相克,依据不足
我国古代医书及民间传说中曾例举100多对“相克食物”,认为可引起中毒或死亡,令人们半信半疑。现在营养学家将其中14对“相克食物”,如“螃蟹和柿子、花生和黄瓜、葱和蜜、香蕉和芋头、牛肉和栗子”等,进行了动物实验,甚至给自愿者进行了人体实验,结果没有发现中毒现象。
“食物相克”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疑虑?营养学家解释说,有些人不慎吃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但是人们把同这种变质食物一起吃入的食品误认为是二者相克。此外,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对鱼、虾、菠萝等过敏,也易把同时进食的食品误认为是相克。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