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发多大财,活多少岁是天定的吗?
(2025-03-15 09:03:38)
标签:
故事趣闻 |
一个人发多大财,活多少岁是天定的吗?
唐朝时期,有位书生叫李仁贵,十五岁那一年,他在集市上偶遇一位算命先生,人称刘半仙,他执意要刘半仙给他算一卦,报上了生辰八字后,刘半仙掐指一算,脸色大变,“你这是天折的命啊,活不过二十岁,这算命的钱我也不要了,好好珍惜剩下的日子,你走吧!”
李仁贵听后如五雷轰顶,可是他的内心不甘,决定在二十岁之前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枉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到了李仁贵十九那年,朝廷开科取试,他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资格,随后就踏上了赶考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差不多小半个月。这一天他经过一条大河边,忽然听到小孩子的惊叫声,李仁贵顺声音望去,只见好几个小孩子在河里一浮一沉的,李仁贵扔下行李,跳进河里,拼尽全力把三个小孩都救上了岸,就在救完最后一个孩子时,他力气也耗尽了,好在这时候村民们赶到,把他拉上了岸。村民们特别感谢他,留他住了几天,好吃好喝地招待,后来得知李仁贵活不过二十岁,大家都叹气说,这么善良的人怎么就不长寿呢?老天不公啊。
李仁贵却看得很开,既然命中注定,那就坦然面对,把每一天都过好。没几天,李仁贵走到一村庄,看见村里有户人家失火了,村民们都前来救火,李仁贵跑过去,看见屋里有个老汉躺在床上,情况十分危急,他赶忙披上一床淋了水的棉被,一头冲进火海,把老汉背了出来,村民们非常感动,留他住了两天,后来大家知道他被算出来活不过二十岁,都忍不住感叹,老天真是不长眼,这么好的人,咋就不长寿呢?难道真像俗话说的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几天后,李仁贵告别了之前住的那家,继续踏上赶考之路,走了许久,他来到一个人小镇,一路的奔波让他疲惫不堪,腹中也饥饿难耐,便走进一家饭店,找了个空位子坐了下来,点完饭菜正吃时,发现桌下有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五百两白银,还有地契和几封书信,这对普通人来说,是笔巨款啊,如果能得到,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但李仁贵心里清楚,这肯定是有人不小心拉下的,对失主来说,必定十分重要,于是他就在店里等失主,可等到天黑了也没人来寻,直到第二天中午,一个老汉神色慌张地冲进饭店,眼神焦急地四处打量,李仁贵见状立即上前询问。老汉自称姓康,他儿子在礼部当尚书,之前村上祭祀时,礼部的人不慎损坏了祭祀器皿,触怒了唐高宗,皇上要求礼部官员筹钱赔偿,否则全部罢免官职,贬为平民。唐老汉为帮儿子,带着凑来的银子和售卖的地契,准备给儿子送去,没想到在饭店吃饭时,把装有重要物品的布包落下了,第二天交接时才发现,急的他赶忙折返来找。李仁贵询问细节,确信老汉就是失主后,把布包还了回去,康老汉激动得眼眶泛红,紧紧握着李仁贵的手连声道谢。
李仁贵到了都城后,参加科举考试,放榜的时候发现自己榜上有名,接着殿试,他顺利成为进士,被分配到地方当县令。李仁贵留在城里等待尚部的文书,有一天在街上闲逛,突然被人一把拉住,他一看,原来是之前丢钱的康老汉,康老汉说:这次是来给儿子送钱的,还好,及时把钱送到了,儿子的官职最终保住了,于是拉着李仁贵就往尚书府走,并把他引荐给了自己的儿子。康尚书见李仁贵仪表堂堂,又得知他还没成家,当下就想把女儿许配给他,李仁贵心里一直记着自己活不过二十岁的事,不太好直接拒绝,就推脱说回家问问父母,再来迎娶。康尚书也表示这是应该的,便让他住在府上等文书……
李仁贵回到家后,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长得像判官的人对他说:你跳河里救小孩,火海救老人,拾金不昧,做了三件大善事,积攒了大福报,上天决定把你的福寿延长到百岁。李仁贵一下就惊醒了,回想起这个梦,感觉特别真实,不禁感叹,看来算命先生的话也不能全信。第二天李仁贵动身前往都城,和康尚书的女儿成了亲,然后带着妻子赴任了。
后来李仁贵真的活到了一百岁,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日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想改变命运,就得多多行善积德。做好事的时候,不能总想着能得到啥回报,要是心里头还想着做了善事能捞到好处,那就是杂念。真正的善举是不能图任何回报的,要是做了点好事就盼着有名有利,或者想着老天爷能保佑自己,那就不是真的行善了。俗话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有不求回报之心,这样做的善事,才是真正的行善。
(20250313)
趣闻:平面电话
英国一家公司推出一种新型公用电话,可望有效防止不良分子破坏。这种电话机是一块不锈钢板,它既没有听筒可偷,也没有电缆可割,更没有其它可动的零件可以破坏。传统的听筒就画在钢板上,听或说只要就近附在上面即可。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