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
(2025-01-14 11:42:37)
标签:
杂谈收藏 |
分寸感
在国人的社交里,说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分寸,是一种相对高的评价,那么究竟何为分寸?
你问一个人的工资多少,他说够花,你就不要再去追问具体数字;你约一个人吃饭,他说改天,你就不要去追问是哪一天;你问一个人为什么不接电话,他说刚才有事,你就不要再追问具体是什么事。很多事情并不是不能说,只是不想说,很多事情并不是不想说,只是不想和你说。
留下吃口饭吧,意思就是你该走了;下次再说吧,意思就是不想有下次;我来买单吧,意思就是应该你去买;改天请你吃饭,意思就是没有哪天。所有不够坚定的提出,都是客套,所有不够爽快的答应,都是拒绝,所有以“吧”为结尾的询问,都是想要你的否定,所有没有给出具体日期的邀约,都是不打算邀约的。路上偶遇饭局,无论对方怎么拉扯都不要去,这并不是加上筷子的问题,而是别人要聊的事与你无关。
求人办事,如果对方反复说,这个事有难度,不要追问难度在哪里,直接加重送礼的分量就对了,追女孩子时,对方反复说你是个好人,而不是说你这个人真坏,就不要再死缠烂打了,潇洒地退出,就是最大的体面。
所以什么是分寸,分寸就是能看出对方的客套,能听出对方的婉拒,能识别对方的暗语,能理解对方的含蓄。分寸并不虚伪,而是成年人之间,点到为止又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
(20250111)
【1976年6月15日日记】
【操心的事实在是头疼呀。这几天紧张的排练,把我的嗓子都吵哑了,办法想尽了,手段用完了,也不济于事,怎么回事呢?她这个人,真是小孩子一样,性子不定,很脆弱的意志使她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说好就好个没法,真叫人难以解释,哭笑不得。
二十几个人的队伍,为什么这么散,怎样也弄不好,心里想的不一样,带头人带不好头,起不到一个好的作用。通过几天的排练,我对于这个队伍有了认识,我认为,陈立还是比较可靠的,孙思力还行吧,再有就是丁银昌等人都是无用的,文竹这个人就是我开头说的人那样,有时竟起到了不利的作用,以后这样的人,就要少利用她了。】
释评:回想起当年领导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时的状况,至今都历历在目,很多人的长相、表现等都记忆犹新。从古自今,凡是搞文艺的人,都是些精力非凡、各执一词的人,这样的人集聚在一起,是非常不好领导的,能把这些人领导好,那绝非是一班二班战士。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