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由来
(2024-10-25 09:51:26)
标签:
文化军事 |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由来
很多人只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下一句才是这句话的精华。传说在明宣德年间,有一个秀才姓罗,因为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乡当了一个教书先生。这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个大家闺秀,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只有妻子和儿子一起干家务。
一晃几年过去了,罗秀才回家过年,见到自己七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儿子对对子,然后再送他去上学。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字,让他儿子对,但是他儿子平时只懂干家务,根本就对不出来,这时母亲在一旁也是干着急,本想提醒儿子,用手指着地,结果她指到了地上的一滩鸡屎,儿子心领神会,顿时就对出了一个屎。天对屎……
随后罗秀才又出了一个对子,虽然母亲在一旁暗中提示,可是儿子仍然对不上来,罗秀才大怒,就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是死心了,他既恨自己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毅然决然出家当和尚去了。罗秀才的突然离开对这家的打击很大,后来他妻子也慢慢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一心教导儿子,同时也积攒了一些钱财,她为儿子请了名师,在名师的教导之下,儿子进步飞快,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为感谢自己的母亲,儿子中了状元之后,就为母亲过寿,大摆宴席。出家的罗秀才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可是,看门的人压根就不认识罗秀才是谁,便对主人禀报说有个和尚来化缘,给钱他说不要,他说只要见新科状元一面。他见到儿子之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金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这俗语的下半句就是告诉我们:天下的父母,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智力也是一样的,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强逼或者放任,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20241023)
军事:《兵经百篇》“争”字条今译
【原文】争——务求胜敌谓之争。
战者,争事也。兵争交,将争谋,将将争机。夫人而知之,不争力而知心,不争人而争己。夫人而知之,不争事而争道,不争功而争无功。无功之功,乃为至功;不争之争,乃为善争。
【译文】争——致力于胜敌之道叫作争。
所谓战争,就是争斗之事。士兵争于搏斗,将领争于斗智,统帅争于把握开战的时机。人们都知道,不应只斗力还应斗智,不应只寄希望于敌人的失误,还应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人们也都知道,不应只为军事行动本身去拼命,还应为政治上主动而努力;不应只去争取战功,还应争取为了制止战争爆发而建立功劳。制止战争的功劳,是最大的功劳;制止战争的战斗,是最好的斗争。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