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翻钢的前半生(134)
(2024-09-01 08:54:03)
标签:
纪实解字娱乐 |
郑翻钢的前半生(134)
一九七六年一月四日中午十二点钟,在乡亲们和许许多多同学的送行下,郑翻钢身背背包,手提拎包,向坐在炕上的妈妈说了声:“妈妈,我走啦。”然后头也没回,径直离开了生、长十八个年头的——家。
来到大队后,只见好多好多的人,围在大队的院中央。在众目睽睽之下,陶陶把最大最好看的红花戴在了郑翻钢的胸前……在一片锣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嘈杂声中,郑翻钢离开了丁家堡,离开了生养他的父母,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学,踏上了新的征途——
晚上,公社为应征入伍的四十一名新兵,安排了一场文艺晚会,晚会一直进行到夜里十二点。散会后,接兵的干部马上给新兵上了一堂乘车教育课,而后又编了班。郑翻钢被编到了二排四班,并担任火车班长。
五日凌晨三点四十分,郑翻钢等新兵乘坐“军客”从公社出发了。东北一月份的凌晨,寒风刺骨,像刀子一样的西北风,刮到人们的脸上,火辣辣的难受。随着车轮的飞转,四十一名新兵的心也“飞”了。人坐在车上,只觉得头发胀,眼发花,忽忽悠悠的。远处一片漆黑,四面八方都是黑沉沉的,偶尔有几盏闪着寒光的水银灯,在夜幕中眨巴着眼睛。
人哪,真是奇怪,以前嫌弃的地方,嫌它小,嫌它荒凉,做梦都想离开它,一旦真的要离开的时候,心里又很不是滋味。此时郑翻钢真的有点后悔了,以前对生活看的太冷,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看得太淡,反倒总以为自己看得深,看得透,其实事情与之正相反。
当“军客”路过丁家堡正南的时候,郑翻钢望着家乡的方向,止不住的泪水从脸颊流下,说不清的念头油然而生。离开的丁家堡,离开了父母,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的呢?将来回家的时候,家乡是个什么样子呢?隆隆的汽车马达声,好比沉闷的木棍,一下一下地敲打着他。
“军客”刚过杨士岗镇不远,郑翻钢恍惚觉得从第一世界一下步入了第三世界,马路似乎变窄了,两侧的建筑也好像矮了,那些白天晾衣服的杆子也没了,然而晾衣杆上晾嗮的被单、衬衣却毫无顾忌地还迎风招展着,宛如轮船上的万国旗在搅乱着他的心。原本是很好走的路,突然显得坑坑洼洼的了,高花镇是刘二堡去往沈阳的必经之路,这段不算很长的路,让郑翻钢有一种颠簸、摇晃、难受的感觉。当时郑翻钢真的想一下从车上跳下去,一口气跑回家,再看一眼妈妈。……可汽车像飞一样加足马力朝前开。车窗、车门都紧紧地关闭着。
汽车在黑夜中疾驰着,朦胧中郑翻钢彷佛感到汽车已经到了沈阳站。当他睁开黏黏糊糊的眼睛时,“军客”果真停在了沈阳站的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停满了好多“军客”,一群群穿着肥大军装的新兵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第四候车室。
(20240829)
何为开悟
在一个偏僻的寺庙,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开悟了,小和尚没开悟。有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说:师傅,您开悟前和开悟后有什么区别呢?老和尚说:开悟前上山砍柴做饭。小和尚问开悟后呢?老和尚说上山砍柴做饭。小和尚听后很疑惑,说:那开悟前河开悟后也没什么区别呀?老和尚说:开悟前上山是为了砍柴,砍柴是为了烧火,烧火是为了做饭,开悟后呢,上山就是上山,砍柴就是砍柴,烧火就是烧火,做饭就是做饭。小和尚又疑惑地问:那有什么区别呢?老和尚说:如果上山是为了砍柴,上山的过程就很痛苦,如果砍柴是为了做饭,砍柴的过程就会很痛苦。老和尚继续说道:就像世人上班是为了赚钱,那上班的过程就会很痛苦,如果上班就是上班,那就不会有痛苦。上山为了砍柴,那么山上一路美丽的风景就被屏蔽了,如果上山只是上山,你就会有看不完的风景。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买房买车,买房买车是为了显示自己成功,成功是为了买更好的房和车,买更好的房和车是为了显得更成功,无限循环,那么他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中。大成者万念归心,魔道者满脑欲望,平庸者无心无脑,你悟到了吗。
(20240830)
解字:
日对曰说:你这个吃货,该减肥了。
四对匹说:你咋不关门呢,小心把儿子弄丢了。
王对全说:别以为你梳个中分,我就不认识你了。
二对井说:你还说我二,你横顺都是二。
免对兔说:我给你一点,你都能蹦跶了。
川对三说:我都找你半天了,你居然躺在这睡大觉。
人对从说:说好一起单身的,你却偷偷结婚了。
伴对半说:你缺个人就只能做单身狗。
兵对丘说:你啥时候把双腿压断了。
口对回说:怀孕了也不告诉我一声。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