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拜师(2)
(2024-08-16 09:13:54)
标签:
历史军事 |
诸葛亮拜师(2)
聪明的人一点就灵,诸葛亮看瞒不过师傅,就对师傅说:你都知道了。老道人说:近水知鱼蟹,近山知鸟音啊,看你的神色,观你的行动,还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吗?停了一下,老道人郑重地说:实话跟你说吧,你喜欢的那个女子并不是人,原是天宫里的一只仙鹤,只因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宫受苦,来到人间它化作美女,不学无术,不是耕耘,只是寻欢作乐,你只看她美貌,岂不知乃是寝室而已。你与她相爱,吃喝玩乐倒也逍遥,但这样浑浑噩噩下去,终身将一事无成,若不随她意,她还会伤害你的。
诸葛亮一听,慌忙问:师傅,这是真的吗?老道人说:如果不信,随你的便。以后就别再登这冠门啦。师傅,我相信,以后再也不与她来往了。这还不行,你要烧掉它的画皮,也好消除你的疑虑,永不怀念。那怎么烧掉它的画皮,还请师傅指教。那个仙鹤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子时要现原形,飞上天河洗澡,这个时候你进到它的房间,把它的衣裳烧掉,这衣裳是它从天宫偷来的,一烧掉就不能化作美女了。诸葛亮答应按照师傅的吩咐去办,临行的时候,老道人把一把龙头拐杖递给诸葛亮说:那仙鹤发现庵内起火,会立即从天河飞下来,见你烧了它的衣裳,必不会与干休,如果伤害你的时候,你就用这拐杖去打它,切记。
这天晚上的时候,诸葛亮悄悄来到庵内,打开房门,果然床上只有衣裳。不见有人,他点火去烧了衣裳,仙鹤正在天河里洗澡,忽然觉得心头一颤,便急忙往下张望,发现庵内出现了火光,忽的一下就飞下来了,它见诸葛亮正烧她的衣裳,扑过来便啄诸葛亮的眼睛,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拐杖一下子把仙鹤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鹤的尾巴,那仙鹤拼命挣脱翅膀,一扑腾又腾空飞去。结果,仙鹤尾巴上的羽毛被诸葛亮抓掉了,仙鹤秃了尾巴,便与天宫中的仙鹤一个个不尽相同,她自己也知道丢人显眼,再也不去天河洗澡了,也不敢再混进天宫去偷可以画做美女的衣裳了,便永远地留在人间,混进了白鹤群里。
诸葛亮拿着仙鹤的羽毛去见师傅,老道人说:记住这个教训吧!要想学本领,干一番事业,这琴瑟之事千万不可迷恋,诸葛亮不忘这个教训,把仙鹤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来,以此作为借鉴。
打这以后,诸葛亮更加勤奋,凡师傅讲的,书上写的,他都博学强记,心领神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又过了一年,正是诸葛亮烧美女画皮的那天,老道人笑着对诸葛亮说:徒弟呀,你跟我已经九年了,该读的书都读了,我要传授你的,你都听了,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已经满十八了,该走出家门,干一番大事了。诸葛亮一听师傅说他满师了,连忙恳求说:师傅,徒弟我越学越觉得学识浅薄,还想跟你再学些本领。师傅说真正的本领,要在实干当中才能得到,书上学来的,还要看天地万物的变化,随时而转,随机应变才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鹤当的教训,以后再别色情迷恋,这是直接的教训。推而广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该被他的表象所迷惑,要小心谨慎行事,洞察真本事才行,这算我临别的嘱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师傅你往哪里去呀?诸葛亮惊奇地问,以后我到哪去看望你呀?云游四海,没有定向。
听到这里,诸葛亮热泪盈眶,说道:师傅一定要走,请受徒弟一拜,以谢栽培大恩,诸葛亮躬身拜罢,抬头不见师傅了,再也寻不到他的踪影。老道人临走给了诸葛亮留下一件东西,就是他后来常穿的八卦衣。
诸葛亮怀念师傅,把师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当师傅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诸葛亮不忘师傅的教诲,尤其是那临别的嘱咐,特意把他身边的仙鹤羽毛做成了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诫自己谨慎从事。这真是道人至雅传记忆,仙女纠缠险入迷,鲜衣与善常相伴,换得三国鼎足立。
(20240813)
军事:兵符
兵符是古代朝廷或领兵统帅调兵遣将、传达命令的凭证。又称符契,或简称符。因符一般都制成一定的形态,所以也有按形状起名的,如虎符。兵符一般以金属或竹木制成,有一定的尺寸,上面铸(或刻)有图案、文字,分成两半,一半留在授命一方,如皇宫、军事统帅手中,另一半交给受命一方,如地方官吏或带兵的官员。在发布命令,征调兵将时,由使者与对方持符验合,合则为真,方能生效。
兵符传令,盛行于战国秦汉时代,保存到今天的新郪虎符就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据考证,新郪虎符是战国末期秦国颁发给驻守新郪将领的兵符,青铜制成,可分可合,左右两半铸有锗金名文39个字:“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避会王符,乃敢行。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敼(也)。”文字不多,规定得十分具体,除了烽燧报警这类急事外,用兵超过50人的,必须得王命合符才能有所行动。
(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