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命(1)
(2024-05-17 10:06:34)
标签:
情感教育 |
这就是命(1)
我老牛与尚梅是在别人的价绍下,相识后不久就感觉到了她与正常的女人,换句话说,与正常的姑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只是短暂的相识,从感觉和心理上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其妙。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在东北还没有全方位开始,即使在南方也只是刚刚开始。在此之前,人们对婚姻、恋爱还都处在朦胧状态,七十年代之前,人们在婚姻的问题上一直沿袭着老一套的做法,尤其在农村,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很少有自由恋爱的,即使有,那也是绝对的超前行为。
老牛与尚梅的相识,只是一个偶尔的两个星球相遇,肯定的说,在老牛很小的时候,更准确地说是在毕业后,就树志要跳出农村这个门槛,一定要在城里(沈阳)安家落户,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老天不负苦心人,就在老牛中学毕业后,只参加不到半年的农村“苦大力”劳动,就到了大队做了一名脱产的农村干部(团总支书记兼农业技术化验员),即使这样的优厚待遇,也没能阻挡他的做城市人的决心,几经努力,加之父辈在农村的威望,参军后不就提干了,从此就离开了农村。
机遇,使老牛在参军的第二年底,就从一个小战士、班长,提升为排长。要知道,排长在当时来说,那可是国家行政二十三级的干部,每月可以拿到52元人民币的工资,这工资在地方上来讲,相当于公社党委书记的工资,更相当于城市一个副科级干部的工资。
提了干,就有了在城市找对象的条件了,如果在城市找对象,将来转业的时候,根据政策就可以在城市安家落户了。原本老牛在农村时,与一名下乡知识青年很是有好感,她也很敬佩老牛的才华,老牛也很看重她的长相,尤其是我他们俩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她的妈妈特意从沈阳来到了农村,借故看望姑娘,实际是来看望老牛本人和他的家庭。当时他们双方虽然没有把这事挑明,但双方及父母都已是心知肚明。然而在老牛参军提干之后,情况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一是她妈考虑到他们婚后两地生活(因为她姐夫就是军人,她姐本来在沈阳工作,后来随他姐夫去了铁岭),坚决不同意。二是她从农村回城后,结识了一位才貌不太出众,但家里条件尚可的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每天可以骑着摩托车带她兜风(当时谁家有台摩托车,就相当于现在有奔驰宝马轿车一样),星期节假日还可以在一起玩耍……人都是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关系疏远了。
年轻人,到了该考虑谈恋爱的年龄,谁都会考虑的,那时侯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只谈恋爱不结婚,更不想生孩子,那个年代,到了该谈恋爱,该谈论结婚的年龄,如果不谈恋爱、不结婚,是要被人家笑话的。老牛与好友的关系结束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他的一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在一起读书的女同学的家写了一封信(她家是下放户),信中表达了想处对象的意思,当然她也是老牛女同学中最令他敬佩和欣赏的人,然而,信如同泥牛过海——音信皆无。至此老牛深知,这是她家尤其是她的母亲不同意,严格说是不允许她与老牛书信往来。
在这种情况下,老牛借着在长春学习的机会,特别请了几天假回到了沈阳。在沈阳期间,老牛的姐夫根据他的情况,领着他去尚梅家认识了尚梅。认识尚梅的前前后后不再细说(以前有过记载)。
…………
(20240515)
健康与财富
从前,有一个穷人的妻子,发现家门口有三位饥饿的白发老人,于是让他们进屋吃点东西,老人说:问问你丈夫同意吗?丈夫爽快地说:快进来吧,帮助更困难的人是应该的。三位老人欣慰地笑了。他们说:其实我们分别是财富之神、成功之神、健康之神,为报答你们的善意,你们可以邀请我们中的一位进入你家,满足你们的愿望,记住只能请一位。妻子想选财富之神,丈夫想选成功之神,在旁边写作业的女儿插话说:我觉得健康之神好,一家人健健康康,生活在一起多快乐呀。
于是,健康之神被请进了屋,奇怪的是财富之神和成功之神,也跟了进来,妻子惊讶地问:不是只能请一位吗?健康之神说:是的,但有个例外,只有选择我,他们才会进来。因为没有了健康,财富和成功都将等于零。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