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2024-04-29 19:30:16)
标签:
收藏常识 |
老妈人生的最后十三天(19)
据说寺庙里的高僧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临终前都是坐着走的,那叫圆寂,所谓圆寂,就是坐着离开人世。老妈一辈子信佛,最终也是坐着走的。从这一点来看,老妈的修行确实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能说是最高的境界,但肯定是到了一定的境界,否则不可能坐着带有莲花图案的“痰盂”离世,更不能无痛苦而终。
二哥二嫂到来以后,在大屋搭起了停尸床,并将老妈的遗体停在了上面。在往大屋抬遗体时,大嫂说闻到了屋中有一股香味,而大姐说她此时看到了屋中有许多小花。两个不信佛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闻到的气味和看到的东西,说明老妈已经升入了天堂。老妈穿着自己亲手做的长袍,脚穿绣有莲花的布鞋,身上覆盖着自己刺绣的黄色苫单,上面绣着一幅对联,上联是:盘坐莲花去西游,下联是:故土难忘永不回。
按照老妈生前留下的遗愿,不大操大办,不顾鼓乐队,不披麻戴孝。因为老妈信了一辈子佛,所以我们都不能违背老妈的意愿,在守灵的三天里,广播里放的不是哀乐,而是佛曲。
正月初十的东北,天气虽不是最冷,但也是相当冷的,尤其是在夜晚,屋子里生着炉子,还有暖气,温度只在零上十来度,可想外面的气温会低到什么程度。儿孙们围着一焦炭炉,为老妈守灵。
老妈去世后,两个姐姐在清理遗物时,在那黑色的小包里,找到了3313块钱,同时找到用过去农村生产队记账的账页纸写的信,共四页,正反面都有文字,大体内容,一是一生对不住大女儿,因为大女儿对家的贡献大;二是老头子去世后,生活过的艰辛;三是3313块钱的具体分配,给没结婚的孙辈孩子每人800;四是为了报黑龙江三个外孙女的恩,把一枚金戒子留给三个孩子做纪念,因为三个孩子结婚时,姥姥没能花一分钱,反过来姥姥和姥爷过生日时,她们每次都寄钱回来。这事老妈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和二嫂说过,当时,大哥把戒子交给大姐时,大姐百般不收,并表示把戒子随老人一同下葬作为陪葬品,在场的二哥表示不同意,原因是一旦被别人知道此事,害怕被人挖墓盗走。
老妈的一生,是非常简朴的一生,虽然生在富农的家庭里,但没享受到任何富贵,唯一可欣慰的是,在当私塾老先生父亲的影响下,能读书会写字,更有着聪明的头脑。老妈的一生,吃尽了常人不能吃的苦,尝尽了别人无法尝到了儿女离别的心情,遇到了正常家庭没有过的委屈,她用自己的泪水、自己的心血培养了绝大多数家庭不可能培养出来的优秀儿女。
(20240425)
常识:标点符号是怎么引进我国的
我国古籍向无标点符号,需由读书人自己断句。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辉草拟了“,”、“。”等十种符号,但还未见通用。1904年,商务印刷馆出版了《英文汉沽》最早使用外国标点符号。1901年,鲁迅与周作人翻译出版的《城外小说集》,引进试用了好几种新式标点符号。但全面系统地引进标点符号的是语文学家陈望道,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发表《标点之革新》,介绍西洋标点符号十种。1918年5月起,《新青年》就全国白话语排印并加新式标点,一时风靡全国,不到半年就有400多种报刊效仿。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根据胡适、钱玄同等人的建议,训令全国采用12种新式标点符号。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