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15)

(2023-09-25 09:22:38)
标签:

情感

军事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15

1978年末,部队从延边调防到内蒙,以一个营部和一个连的实力,扩编成一个建制营,无论从人员的配备、武器装备,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属于一穷二白,两手空空。尽管如此,部队是为了打仗的,是要从实战为出发点的,为了检验和锻炼部队,团里决定在我们营抽出一个连,进行实战检验——全副武装,实战拉练。

当时正是数九隆冬的阴历腊月份,团里用汽车把我们连所有人员、所有装备,所有的一切统统运送到团的既设阵地——阿勒坦达坂。在此野营三天后,要求连队徒步返回营区(只限两天)。阿拉坦达坂距营区128公里,且只有一条公路,因为此地是山区,其间只有六个村庄。连队接到命令后,天刚亮就出发了。

部队的行军分为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同时又分为轻装行军,全副武装行军。当时我们就是全副武装急行军……当时我是四排八班班长,我们班的装备是八二无后坐力炮一门。单说这炮,分为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正副班长配备的是冲锋枪,战士是自动步枪;个人被服有被子、褥子、带毛的军大衣,还有干粮袋、子弹带、手榴弹袋、背包、牙具以及吃饭用的盆、碗等,每个人身负重量至少达四十斤以上。

刚开始行军时,战士们一路走一路高歌,因为都是年轻人,不知不觉走出三十公里后,有的人就开始感到吃力了,这时体力好的人就会帮助体力差的人多承担一点重量,比如扛炮身的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体力。当时我虽是班长,但身材矮小,体力一般,副班长就主动帮我背火炮的瞄准装置,快天黑的时候,我们到了宿营地——吐里毛都。

行军途中,我一直感到脚底板灼热,到了宿营地脱掉大头鞋一看,右脚底板有两个足有拳头大小的水泡,清楚的记得,七班朝鲜族战士尹东浩,找来两根马尾,分别把水泡穿破,把泡里的水放了出来。因为第二天还得继续行军,不能把水泡剪破……次日早起部队又出发了,这次与前一天不同,无论是谁都感到十分疲惫,再怎么疲惫也得坚持。

当时我们班有一名回族战士叫李立,平时他吃东西就很挑拣,体力相对于别人就差一些,当连队行军距营区还有十几里路的时候,他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坐在地上,偷偷地流眼泪,见此,我这个比他身材还矮小的班长,主动接过他手中的步枪,其他人把他身上的所有东西都分担了过去,他一个人利手利脚,尽管如此,他也实在是走不动了。幸好团长的吉普车走到这里,看到了这一幕,把他捎了回去。

那次行军,是我终生难忘的。

20230923

军事:古代军服的颜色

军队的服装以什么颜色为最好?我国古人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认识到两点:一是要“上下皆如一”,就是将领和士兵都用同一种颜色。这不仅可以严肃军纪,整齐划一,而且有利于战争中识别敌我,还能保持战场上的指挥员,不致成为敌人的“众矢之的”。二是军服的颜色要深。据宋人胡理《苍梧杂志》载,“古者找服,上下一律皆重赤,”即是说,用红色。其好处是服色正好与黑红色的车轮和涂过牲畜血的战鼓等军中器物浑然一色,这样即使有人受伤流血,也不容易很快被发现,影响士气。当然,古时候各个朝代的军服颜色也是有变化的,不仅不同朝代的军服颜色不一定相同,就是同一个朝代也不总是一个颜色,例如宋朝,北宋时是绯(大红)色,南渡之后便改为皂(黑)色。无论军服颜色怎么变,但一般都喜欢用深色。

202309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