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族(17)
(2023-04-17 10:42:20)
标签:
传记趣闻 |
张氏家族(17)
人就是这命啊。
一九四七年,正是国共两党纷争的年代,共军和国军不断地拉锯作战,一会儿你来了,一会儿他来了。共军来了动员百姓参军,国军来了不是动员而是抓兵去前线作战,嘴上说的好听,一旦到了真格时就变味了。四七年的秋天,叔父被国民党给抓走了,说是到锦州当铁路警察,可到了锦州才知道上当受骗了,那是什么警察啊,纯是新兵训练营,被抓到那里的都是些年轻人,另有少部分中年人,他们被集中在一个兵营里,四周有哨兵端着枪在站岗,营区里的人不允许随便出入。那年叔父才十七岁,按现代人的标准来衡量,还没成年哪。到了锦州,他这个从未离开过家门的人,着急上火,吃不下睡不着,尽管如此,白天还要到铁路上给人家装卸火车,原本在家就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到了那里人家可不管你这些。在那儿干了整整三天,他根本都不知道往火车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从火车上卸下的又是什么东西,白天累得连路都走不动,夜里却瞪着眼睛睡不着。因为夜里睡不着,他发现睡在一个屋子里的人,时不时地在第二天就不见了,有的说是逃跑了,有的说是送去上战场了。
聪明之人,自有聪明的道道,在兵营里呆了不到半个月,叔父所在班(当时被抓去的人都按部队的建制分为班和排)的班长是个老头,说是老头,年龄也没超过四十岁,他根本不知班长姓甚名谁,但那个好心的班长看到叔父不仅年龄小,身体还单薄,干活时一点重体力活都干不了,甚至连轻巧的活都不会干,于是便起了恻隐之心,晚上睡觉时旁敲侧击地问,你老家是哪里的?家里都有什么人啊?点拨他说:“人家都纷纷地往外逃,你怎么不逃啊?”叔父说,自己既不认识路,又不知怎么能逃得出去。最后在老班长的指点下,告诉他明天天不亮时,跟一个叫张万仁的人一同逃走,并当面向张万仁交代说:“张国新还是一个孩子,你一定要想办法给他送到家”。第二天,天还没亮, 张万仁便把叔父叫了起来,俩人沿着训练场边的铁丝网,像做贼一样钻出营区,那个时辰正是哨兵最困倦的时候,就在哨兵抱着枪打瞌睡的一瞬间,他俩逃了出来……就在他俩刚刚钻出营区,还没离开多远的时候被哨兵发现了,哨兵高喊站住,并鸣枪示警,张万仁领着叔父,哪顾得上什么喊声、枪声,猫着腰顺着庄稼地边上的壕沟,不要命地奔跑着。由于当时天刚蒙蒙亮,他俩借着天还有些擦黑的夜景,连滚带爬地穿过一片庄稼地,顺着铁路线一直向北逃去。
天大亮的时候,他俩来到了一个村庄,看见村里有人穿着八路军的服装,心想这已经到了八路军的管区了,很有经验的张万仁上前一打听,知道他俩已经到了共军管辖区,穿八路军服装的人看见他俩不是本村的,而且有点逃难的样子,便走到跟前问他俩是干什么的,他俩只好实话实说,是从国民党那里逃出来的,准备老回家。穿八路军服装的人见此,就动员劝说他俩参加八路军,见他俩不肯表态,也没采取强行措施。由于一时迷路,逃跑时又身无分文,没办法张万仁只好求助穿八路军服装的人,讨要一点饭钱,穿八路军服装的人,见他俩确实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便从兜里掏出两块银元,交给他俩,并给他俩指明了回家的路线。
(20230415)
趣闻:英一男婴生来有双翼,满屋飞舞宛如小天使
在皇室绯闻迭出的英国从英格兰的萨里郡传出一件奇闻:一个名叫博比的11个月大的男婴,一生下来就有双翼,现已能展翅飞翔,宛如神话中的小天使,科学家们至今对此无法解释。
博比出生前,他的母亲在体检时,医生已发现胎儿的背上生有异物,但说什么也未想到竟是一对翅膀。他在出生时,曾引起医院的轰动,接生的医生说,博比的头先露出来,接着就是双翼,而马上就把双翼打开,牵动双翼的背部肌肉坚实有力,使在场的医生大吃一惊。当时医生们曾想把他的双翼割去,但他的父母坚决不同意。
小博比在出生数周后,即以学会使用自己的翅膀。他的父母马丁夫妇回忆说,当博比约六个月大时,他们突然听到婴儿室里传出异常的声音,跑去一看,发现小博比飞上天花板,碰到了电扇掉下来,但未受伤。
医生们说,我们曾听说过婴儿生下来有尾巴,但从未见过生翅膀的。而查询马丁家族的历史,也找不出这种现象的起因。他们说,我们对此已经研究了十个月,仍找不出解释这种现象的任何线索,实在令人困惑。(摘录于1993年1月30日《沈阳日报》)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