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6)

(2023-03-15 12:35:30)
标签:

往昔

军事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6

19773月份,部队接上级命令,去吉林省汪清县荒沟地区执行战备施工任务。当时我们新兵连刚刚结束,到老连队还不足十天,便在排长的率领下,去该地区执行打前站任务,打前站的具体任务就是为连队设置营区。清楚地记得,我们排一共13人,带着连队所有的帐篷(共6顶),乘坐当地林区的小火车,于夜里出发,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战备施工地点。部队临时营区设置在离当地一林区居民点不远的地方,那个居民区只有几十户人家,大部分都是朝鲜族人,我们到达后,在施工现场附近的一条小河旁,选定了临时住址……

在设置临时营区时,有时缺东少西,排长就派人前去老百姓家联系,因为当地林区大部分人都是朝鲜族人,他们很少说汉语,尤其是那些老年人,听汉语都很费劲,幸好我们排有一名朝鲜族战士,叫尹东浩,这个人长得瘦小,身体单薄,但说话办事还是很利落的,所以一有事,排长就派他前去联系办理。尹东浩是七班的兵,每当他去老百姓那儿办事的时候,要由七班长随同,这也是部队的规矩。打前站的任务也完成后,部队正式进驻了,战备施工也正式开始了。时间一长,七班长和当地的一个年轻女子偷偷地联系上了,曾有一个阶段,七班长总是单独去往居民区,事情被排长发现后,得到了制止……

三月末四月初的天气,在东北来说还是很冷的,大地并没有完全开化,小河里的水冻成冰仍旧未开化,后来河水逐步融化了,我们在小河上面架起了一座临时木桥。再后来没多长时间,我随班长回团部参加军事训练,准备迎接师里举办的军事运动会。

20230313

军事:浅谈《吴子》中的治军思想(2

明发审令,以治为胜

据《吴子.治兵》记载,魏武侯曾问吴起:“兵何以为胜?”吴起回答:“以治为胜。”魏武候又问:“不在众寡?”吴起说:“若法律不明,赏罚不信,金鸣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鼓和锣在古代曾被用来指挥军队的进退,即所谓击鼓前进,鸣金收兵。这里讲的“金之不止,鼓之不进”,意思是说,由于“”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造成军队不听指挥,鸣金不停止,击鼓不前进,这种军队即使有百万之众,也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吴子》认为,军队必须“明法审令”,规定明确的号令,作为军队行动的准则;必须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将士。《吴子.论将》中说:“鼙鼓金铎,所以悦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吴子》不仅强调“禁令刑罚,”还十分重视重奖励士。将士作战有功,根据功绩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对战死将士的家属,给予妥善的照顾,每逢年节派人前去慰问,以示不忘。

为了使法令在军队中认真贯彻,《吴子》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将帅“明法审令”、“赛私门之情”,执法不徇私情。《吴子》认为,只有做到“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使敌人恐惧,使疑难事情得以决断);施令,而下不犯,所在,寇不敢敌,”才能算得上是一员“良将。《吴子》认为,治军只靠“严刑明赏”还不行,还要做到“发号施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认为军队将士只有做到这“三乐”,才可以依靠。为此,《吴子》一方面注意“任贤使能”,主张提拔重用英勇善战的将士,罢免无能无用之人,“使贤者居上,不屑者处下”;另一方面,则强调将帅要爱兵,“爱其命,惜其死,”以此来激励士兵自觉的战斗精神。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同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国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这段描写虽然有点“溢美”,但还是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古代军事家亲自带兵的情形。吴起身为一军统帅,能做到这些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据说他所率领的士兵能“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202303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3年03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