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还想当兵的人
还想当兵的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57
  • 关注人气: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4)

(2023-02-09 10:28:02)
标签:

历史

常识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4

19774月份的一天,连队里来了三位首长(当时我们认为是首长其实是团宣传股股长领着两名干事),说是要了解战士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指导员知道我们班的班长能说会道,便领着三位首长来到了我们班,班长在汇报时,逻辑分明,言辞得当,他在举例的过程中,谈到我在学习中,有说有写有体会,不仅能灵活运用,而且还能联系实际……听了班长的汇报后,首长要看我写的心得体会,于是我从床头的夹缝里,拿出了我平时写的日记,一共三本。一本是红色纸壳皮的,一本是黑色塑料皮的,一本是浅蓝塑料皮的。前两本都是我在学校和毕业后平时写的日记,只有第三本才是我入伍后写的日记。我把入伍后写的那本交给了首长,首长翻开一看,不仅字写得好,内容也好,把入伍后的思想、学习、训练等方方面面都记载得非常详细,尤其是思想变化,训练成绩以及学习体会,都写的有血有肉,生动精彩。首长看过之后,又翻看了前两本,从中得知我是一名从辽中县入伍的新兵,便笑呵呵地问:“你是辽中哪个乡入伍的啊。”我回答是刘二堡乡的。他说我是于洪区彰驿的,当时我对彰驿这个地方并不了解,只知道我们是老乡。

首长临走时对指导员说:“八班有两个苗子,一是班长,二是小张,这两个人,连队要重点培养,将来说不定就能成为部队的栋梁。”栋梁谈不上,但通过那件事情,我在指导员的心目中占有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团里来的那位“老乡”股长,无论走到哪里都宣传我写的日记是多么的好……

20230207

常识:假山的由来

假山,是园林景色之一。究竟起至何时,据专家考证,秦代已出现“假山”(后来称人工石山)。《阿房宫赋》称“覆压三百余里”,用“复道”和“阁道”弥山跨谷,成立相互衔接的建筑群。到了汉代,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有一位富商袁广汉,建造了一个私园,其中设计了“假山”,有一篇《修园记》记述了当时的盛况,“构石为山高十余丈”。

以后,人工假山不断发展。北宋皇帝赵佶,在河南开封建造了一座“寿山”,周围十余里,高约100米,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可见真山假山直接衔接,规模之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据记载:赵佶的宦官朱力到太湖取石,在船运的过程中断桥毁堰,扰民伤财,百姓恨之入骨。

此后,元、明、清三代园林石山更为流行,成为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202302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